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共享单车成垃圾?新业态野蛮生长的社会成本该谁承担?

2018年06月29日 07:40   来源:北京日报   晁星

  共享单车热潮退去,当初扎堆的企业或转眼成空、或生存维艰,同时丢下了一大堆麻烦事儿。调查显示,废弃的共享单车正沦为城市垃圾,各大城市都为之头疼,据说单广州就有废弃单车30多万辆。

  共享单车速兴速衰,其轨迹在新兴业态中不算个案。近些年,创新创业大潮涌动,商业模式不断更新,各类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们乐见新经济蓬勃发展,也由衷希望这些企业生长拔节,为大众生活带来便利。但不能不说,新经济铺天盖地而来,过程往往喜忧参半。但凡出现所谓风口,各路人马顷刻一哄而上、野蛮生长,鱼龙混杂、脚步纷乱,加速了行业洗牌速度,最终往往是一两家巨头烧钱胜出,其他同场竞技者沉沙折戟。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实属正常,但问题在于,当这些企业大干快上、跑马圈地之时,产生巨大负外部性和社会成本,该由谁来承担谁来负责?共享单车火了,一夜间数百万辆单车摆在街头,自由行、随意放、废弃多,严重挤占公共道路资源;网购、外卖火了,违规电动车满街乱窜、频频违章;网约车火了,安全隐患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当人们享受着种种新兴业态带来的便利时,社会也面临巨大的治理成本。而此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企业,却往往扮演了“甩手掌柜”的角色。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相:企业横冲直撞、逮风口就追,只收割创业红利,不支付治理成本,当风口一过,许多企业撤出市场时,往往出现“押金不退、垃圾不收”的尴尬,社会和政府成为最后的埋单者。

  是什么纵容了不负责任的野蛮生长?原因很多,但不得不说,缺乏预见性管理是重要一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新兴业态引发的种种乱象,当作其成长的必经之痛,并指望企业加强自律。但事实一再证明,企业是逐利的,不可能主动提出承担责任,指望其严格自律并不现实。实际上,当某种业态风头初起、大量入场之时,有关部门就应当做好功课,预判其潜在的负面效应,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前规制。早研判、早应对,多些未雨绸缪,少些亡羊补牢,这样不仅有助于帮企业树立起责任意识,更有利于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风头正劲的共享单车出海淘金,谁料碰了一鼻子灰,何也?公共资源使用权,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国外对公共资源占用的限制极为严苛,进入成本高、违法成本也高,投多少单车、往哪儿停等问题都需要长达数月的沟通磨合。比如西雅图曾要求共享单车试运行6个月,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后,才决定放行与否。旧金山市政府因为单车企业扰乱城市秩序、侵占公共面积,勒令其租用私人停车场地,最终因成本太高,该企业只能黯然退场。回头来看,外国如此审慎的治理理念与方式,其实很值得我们借鉴。

  可以想见,未来新生事物还会层出不穷,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势必越来越多。城市的资源与空间终究有限,现行秩序也没有灵活到足以“包罗万象”。如何实现新旧的和谐共生,防止“公地悲剧”不断上演,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共享单车回收 监督须强硬    2018年06月26日
  • ·熵化的共享单车是社会的痛    2018年06月25日
  • ·共享单车百城免押 利好多方    2018年06月12日
  • ·单车停放,自律他律都不能少    2018年06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