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要打好科技牌

2018年06月28日 06:45   来源:经济日报   

  精准扶贫使扶贫思路更加清晰,扶贫手段更加多样,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脱贫攻坚实现换挡提速。还没有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基本上属于自然条件最差、发展脱贫产业最难的。因而,各地既要鼓足干劲,更要注重科技,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实现了持续脱贫。精准扶贫使扶贫思路更加清晰,扶贫手段更加多样,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脱贫攻坚实现换挡提速。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各地能想到的扶贫办法都想到了,还没有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基本上属于自然条件最差、发展脱贫产业最难的。对于脱贫攻坚而言,啃下扶贫领域的“硬骨头”,需要打好科技牌。

  笔者认为,用好科技手段,有助于解决西部贫困地区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水资源匮乏难题。近年来,贫困地区通过调水、扬水、修建水库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匮乏难题,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一些地方还有富余水资源用来发展脱贫产业,但缺水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笔者了解到,一些农产品因为缺水影响了质量和产量,卖不出好价钱,养殖业因为缺水难以实现规模化,影响了增收效果。因此,亟需用科技手段开源节流。

  一方面要开发新的水源。鉴于目前贫困地区中大型水利工程大多已建成,因而需要在人工增雨、集雨、开采地下水等方面采用新科技手段以增加水量,特别是一些离水利工程较远的山区。另一方面,要大面积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既要减少水利工程的跑冒滴漏,也要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种植方法,尽量节约用水。

  二是土地产出低难题。长期以来,西部贫困山区一直采用广种薄收的粗放种植方式,投入少,土地产出低。随着扶贫开发力度逐步加大,现代农业技术大量用在贫困山区,凡是土地面积较大、有一定水源的地方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形成了一批果蔬、中药材、小杂粮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顺利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但是,由于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很多地方对零星地块仍然沿袭过去粗放的种植方式,投入不够,土地产出不高,每亩土地净收入只有一二百元,农民增收缓慢,迟滞了脱贫进程。

  因此,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零星地块土地产出十分重要。一方面科技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培育新品种,实行新种法,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要研制和推广小型、微型农机,打破山区自然条件对农机使用的限制,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气象服务不足难题。种植业、养殖业是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但受气候影响的特点未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没有预报或者预报不准,旱灾、风灾、冻灾、雪灾、冰雹等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损失。对于贫困群众来讲,这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因此,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减少“天灾致贫”现象。一方面气象部门要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尤其是局部小气候;另一方面要研究应对灾害天气的先进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宁夏海原县位于以贫困闻名全国的“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极度缺水,很难发展脱贫产业。但近年来,通过科技攻关,该县一些具有一定条件的零星地块被开发利用,种植硒甜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了小规模、高品质和高产值,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用科技把有限的资源放大”,在西部贫困地区,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因此,各地既要鼓足干劲,更要注重科技,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