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工作留痕”沦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2018年06月01日 08: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下乡先找信号通过手机签到,入户必须和贫困户合影,很大精力用在各种“扶贫微信工作群”……在一些地方,此种“留痕”已成为扶贫工作常态。工作留痕的初衷,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干部真下乡、真在岗。但如果用过了劲,时时事事都要求“留痕”,反而会让扶贫干部不胜其扰、疲于应付,放在真正开展扶贫工作上的精力就少了。

  江德斌(浙江台州 职员):手机签到、跟贫困户合影、扶贫群应答……诸如此类的工作留痕措施,本意是想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规范扶贫干部的日常工作行为,避免其懒散懈怠,以督促其认真履行扶贫职责。但过犹不及,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工作留痕上,很难有精力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导致扶贫工作蜻蜓点水,缺乏深耕厚植的效果,可谓本末倒置。

  扶贫工作不能患上“技术依赖症”。要清楚认识到,工作留痕只是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将“留痕”形式化,要吸取纸上谈兵的教训,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工作考核制度,让扶贫干部沉心静气干实事,聚焦精力和时间,用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罗志华(湖北天门 公务员):入户就得和贫困户合影,以自证干部真下乡;下乡还得到田间地头和庄稼合影,甚至还得与鸡鸭牛羊合影,以自证产业扶持的效果。要说工作留痕监督丝毫不起作用倒也不见得,因为对于不想下乡和不愿扑下身子的扶贫干部,借此至少可以让他们人到场,但也必须承认,到场只是一种最低要求。

  更高层次的监督,应该针对结果而非过程,真心动脑为贫困户想办法谋就业出路的干部,其足迹也许会遍布人才市场等其他地方,下乡的次数反而可能不算最多,但扶贫效果却可能比只留痕不谋事的干部要好得多。

  雁君(四川成都 媒体人):工作留痕,既便于随时记录工作的进展,也能对基层干部的工作形成监督,其初衷不难理解。只是,单纯“合影+签到”的做法,美其名曰“工作留痕”,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卡”。这种程式化的要求,虽说可能增加了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在另一面却难免制造不信任感,弱化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其中的利弊得失,必须谨慎权衡。

  按理说,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应该能够增加基层干部的便利、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但这种机械式的“留痕”要求,说明若过于依赖“技术”管理,很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提醒那些乐于升级管理手段的基层政府与部门,提升管理水平,要换工具,更得换观念。(整理:姚龙华)

  工作做得好不好 群众口碑是硬指标

  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让“工作留痕”更加便捷,可以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但现实中,个别地方对“工作留痕”过分强调,甚至本末倒置,把考核管理手段误当成目的,实功虚做、好经歪念,使原本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反倒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得不偿失。

  古语有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过去是满天飞的各种表格,现在是满屏刷的“工作留痕”,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形式主义的本质。当“工作留痕”沦为一种形式主义新变种,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签到点卯、拍照录像上,工作沉不下去;上级负责人把“工作留痕”作为了解基层情况的原始素材,身子不再扑下去;群众成为“工作留痕”的作秀对象,心里不理解、有怨气。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鸟飞不留痕,但我们看得到。工作必留痕,但做得好不好,“痕迹”只是一个考核手段,群众的口碑才是硬指标。纠正走偏的“工作留痕”,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既要看干了什么,也要看是怎么干的,更要看干出了什么成效,防止“扎实走程序、认真走过场”。同时,要在避免“工作留痕”复杂化的基础上,强化群众监督,多倾听群众反馈,多层面印证,让工作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姚龙华)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