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编织幸福的“阿嘎赛克”

2018年05月18日 07:02   来源:人民日报   万 宇

  初到卢旺达,一种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被称为“阿嘎赛克”的传统草编篮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种草编篮子因用途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其中有锥形盖子的则更具有代表性和辨识度,在卢旺达的国徽上、纸币上,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阿嘎赛克一般高20多厘米,用秸秆、剑麻、酒椰或香蕉叶编成,色彩主要是自然的白底伴有黑色或红色花纹。几个世纪以来,阿嘎赛克都是卢旺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编进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被用来储存过去卢旺达人的主食高粱面包、粮食和日用杂物,涂上防水涂料后还可以用来舀水。

  阿嘎赛克也是卢旺达人重要仪式里的信物。在卢旺达,阿嘎赛克的编织技艺都是由外祖母传给母亲,母亲再传给女儿,在女性中代代相传,学会编织是女孩成人的标志。按照卢旺达风俗,当少女结婚前在娘家的时候,需要为未来婆婆编一个篮子作为见面礼。现在在卢旺达人的婚礼上,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宾客还都要带着阿嘎赛克。

  上个世纪,随着各种现代家具和器皿的引入,需要大量时间和较高编制技术才能完成的阿嘎赛克逐渐淡出了当地人的生活。在1994年卢旺达种族冲突事件平息之后,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再度回归。

  幸存的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收拾残局、拯救国家的主要力量。为了养活自己、家人还有历经劫难活下来的无数孤儿,这些坚强的女性克服过去种族冲突产生的敌意,携手合作组成了编织篮子的手工艺人协会。阿嘎赛克上标志性的“之”字形花纹图案就象征着和平,意味着过去曾经对立的两名妇女紧握着双手,意味着和解、团结和对卢旺达未来的希望。

  目前,卢旺达大概有超过5000名女性从事手工篮子编织的工作,她们亲手编织成的篮筐成为在国外热销的工艺品,为卢旺达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和旅游收入,不仅养活了编织者自己,也再次编织起了支离破碎的卢旺达。

  小小的篮子能够成为化解干戈的纽带,当中不知包含了多少人对和平的期待和渴望。“如果我们只是在路上擦肩而过,谁也不会走出伤心的过往。但是我们每天坐下来一起编织,了解和原谅就这样慢慢的发生了。”一位手编篮子的女艺人的解释令人信服。

  现在,阿嘎赛克已经变成和平、友爱与幸福的象征,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笔者遇到的卢旺达友人都说,看到阿嘎赛克就能联想到美好的事情。阿嘎赛克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应该也不仅因为它们简朴而优美的外观,更因其中所盛放着的故事,盛放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也蕴含着宽恕、慷慨和包容的力量。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