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叫醒“求职贷”联合“编织”的美梦了(图)

2016年11月01日 14:33   来源:东方网   吴左琼

  连日来,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近百名IT行业求职者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一家总公司位于北京的招聘单位以“不符合招聘条件”为由,要求应聘者参加培训机构的“集训”,并向应聘者许下“集训”结束后可获得高薪岗位的承诺,但最终高薪岗位却难以兑现。企业诱骗应聘者自掏腰包参与集训,培训机构赚取高额“集训费”,借贷平台以“集训费”放贷收利息。一出由企业、培训机构、借贷平台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招聘陷阱”,由此上演。(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一项联合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近3成大学生测试不及格,只有3%的学生获得满分。这份数据一定程度上对“为何骗子青睐大学生”给出了解释。早已听说过一些网贷平台盯上大学生从而产生了“裸条贷款”等,如果再加上高薪招聘、高价培训的“连环计”,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估计的确容易做着“美梦”跌进骗子们共同“编织”的贷款陷阱。

  虽然骗术花样翻新,但与以往招聘骗局本质并无区别,就是吸引大学生求职者上钩的“诱饵”必定涉及高薪、高职位和天花乱坠的前景描述。而在“求职贷”骗局中,“天价”培训费肯定是价格与价值不对等,许诺的职位也必定大相径庭,最后求职大学生得到的自然不是所谓高薪而是残忍的高利率。

  一些大学已经将“安全知识考试”做为入学的第一关,校园和家庭也开展了相关的安全教育,防骗有术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骗子就应该明目张胆地屡屡得逞。起码对大学生求职和普通劳动者的保护不能“不在服务区”,有关部门是时候来戳破这泡沫似的谎言和陷阱了。

  首先,人才中介机构、招聘网站应该切实履行提醒和审核义务,除了在醒目位置提醒,更重要的是严格把关,对招聘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对有过“黑历史”的招聘企业一票否决。其次,有关部门也不能总“后知后觉”,对破坏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的中介机构和招聘企业,应该依法予以取缔;对涉嫌诈骗的虚假招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最后,就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不论对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有合理的心理预期,避免因缺乏经验和辨别,盲目地跌进陷阱。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