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课外讲”怪圈当从教育供给入手

2018年05月17日 07:54   来源:红网   周军

  随着课外辅导热愈演愈烈,“公办省钱,民办省心”的传统模式崩盘,攒课、请假、逆托管等新现象频出。江苏一家公办学校的家长们要求老师给孩子补课,既不能让老师白干活,又不能给老师惹麻烦,家长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由家长委员会找场地、看场地,并组织收费,然后将补课费“捐赠”给老师个人。(5月15日新华网)

  由家长出面组建培训班,再将补课费以“捐赠”的形式付给老师,包装过后的培训班显得更加隐蔽,也更不容易被发觉。之所以家长反转为校外培训班乱象的制造者、推动者,实质则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背景下家长恐慌心理的最直接表现。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情有独钟,哪个老师好,哪里的老师带出的学生升学率高,状元生、尖子生多,家长就会一股劲地削尖脑袋把孩子送到哪个培训班,为校外培训班提供生存的“土壤”。

  当然,除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也是家长被动把孩子送到培训班的重要因素,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痛点。一方面,教育部门果断亮剑,条条禁令打压,却面临难以根治的尴尬。另一方面,家长怨声迭起,埋怨老师“不务正业”,却又私下“组团”为孩子报班,在“供”与“需”的矛盾中选择妥协。这一乱象,犹如生长在教育生态中的一块“疤痕”,拔了会有伤痛,不拔又煞了风景。

  《教育法》明令禁止教师从事各种课外的补习班行为,并且收费。一边是法律的禁令,坚决杜绝老师在校外办班,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放在课外讲,进而诱导学生参加“小灶班”,在学生身上谋福利。另一边是一些老师把禁令当耳旁风,担忧校内吃不饱,挤破头皮也要冒风险、踩雷区。说白了,还是抵挡不住丰厚利益的回报,把校外培训班当成了做大钱袋的“自肥地”。

  笔者认为,打破校外培训班这一乱象,依靠禁令的同时,还要综合施策,深层次从教育改革上入手。比如,可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鼓励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到基层援教,强化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培养,从供给侧配强配优教师力量,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会消除家长面对子女教育的恐慌和担忧心理,让需求回归理性。再如,还可在招生源头上进行生源公平分配,消除优秀学校“掐尖”现象,让“差生”也有机会进入好学校接受公平教育,进而降低走向校外培训班的几率。

  不可否认,从教育供给切入,打破“课外讲”的怪圈,是一个慢动作,需要深耕细作,得有一定的过程。从眼下看,根治校外培训班,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共同发力,利用规则对教师行为加以约束,对一些性质严重的可采取吊销教师资格证,列入师资队伍“黑名单”,限制评先评优等加以震慑。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