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逾1100万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中国慕课发展已跑在世界前列。
新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慕课就是其中一例。通过互联网搭建起的信息高速路,慕课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千里之外,这种变化既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更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与传统线下教育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不同,慕课不再只强调师生传授,而会在课程建设上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以及用户参与等。上班族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系统化、结构化的课程,重点突出而又简单明了的视频教学也更易被接受和消化。
不过由于慕课课程的开放性,学生缺少教师监督,需要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程完成率、保持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个特点,课程设计者不妨构建更具激励性和互动交流性的在线教学评价和服务体系,让学生在网上也能得到伙伴或者教师的监督,从而保障教学质量。此外,慕课平台和课程设计者也要更关注学习认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课程中某个时间段回放或暂停的次数较多,那么课程设计者就应优化这部分的教学内容。
当然,慕课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大规模齐上阵,而是要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比如有适合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适合社会学习者职业提升的职业课程,有适合基础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基础课程等等,这样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方能适应不均衡的教育发展现状。此外,不妨逐步推进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大规模学分互认。经过认证的课程可以在我国任何一所大学中给予学分,甚至只要选修了某学校的慕课且考试合格就可以得到该学校的学分,并获得相关教育部门的认可,这样不同区域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被一视同仁,实现教育公平。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