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讨论单车质量,比讨论资本游戏更有意义

2018年04月09日 07:42   来源:中国网   王传涛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8日消息,共享自行车产品质量专项抽查的结果已经出炉,这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对共享自行车产品的质量专项抽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24批次样品中,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2.5%。高于近两年普通自行车的国抽不合格率。检测结果显示,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的一批次共享自行车脚蹬间隙不合格。

  近日,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的消息,成为网络和坊间的热门话题。大量关于创业出路、人生赢家的话题弥漫耳畔。一方面,创业的目标就是被IT大佬收购的共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所有共享单车最终都可能成为阿里系或是腾讯系的结果也一个个相继被证实;另一方面,关于创始人套现15亿的话题,也引得一大波大V的讨论和热议。

  但是,接了摩拜单车盘的美团恐怕并没有想到,关于共享单车的丑闻,来得是如此之快!首先,我国自行车不合格率超过12.5%,在我国这样一个自行车王国里,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影响到公共安全的社会问题了;再者,所有自行车中,新兴的共享单车以摩拜为例,质量问题首当其冲。

  “骑共享单车而摔倒致重伤”、“进重症监护室”的新闻,也被曝光出来。因为车子的质量问题,导致刹车划入身体,甚至刺穿股动脉导致大出血……惊悚的新闻之后,便是严肃的道德审判。一个致力于更多的人骑上自行车、致力于让全社会实现绿色出行的公司,怎么可以如此不顾质量与安全而盲目扩张呢?更有人站出来说,共享单车的安全标准只能比国标更高,而不能比国标低。

  自然,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这样的质量安全问题早一两个星期曝光,被收购的价格乃至是不是能还能够达成收购,将会成为另外一个问题。至少价格方面打个折是很正常的事。之前的摩拜,现在的美团,身处舆论的旋涡之中,我们也不得不怀疑,美团接的这个盘究竟是一个大红包,还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不是站到了风口中,就一定能飞起来。事实上,摆在所有的创业公司面前的命题,仍然是那个老掉牙的问题——没有安全和质量作为保证,再大的商业帝国都可能在瞬间瓦解。所谓的创业成功,不仅仅是赚个盆满钵盈,更重要的,我想应该是留给世人一个可靠的安全的产品,以及舒适的安全的产品体验。

  还要庆幸,现在曝光出共享单车质量安全问题,还并不算太晚。它会促使下一轮的融资或者是注资后,乃至在新的共享单车的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车子的质量问题以及骑车人的安全问题。至于毫无底线的压缩成本、毫无顾及的盲目扩张,终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