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企业的命运起伏说明,再强劲的风口也逃不过市场的铁律。如果没有原创能力,只会造模式、追概念、拼资本、搏“风口”,则“风口”的后面紧跟着风险,风一过,飞起的猪还得摔落尘埃。当热潮退去,能够颠覆整个行业、巍然屹立潮头的,注定是那些不唯快、不唯钱,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踏实企业。
“刮风减半,下雨全完”,共享单车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饭”。这个冬天,本就红火不再的共享单车又接连遭遇“寒潮”:车企倒闭的消息隔三差五见诸报端,废弃单车在二手平台被贱卖……一度风光的小蓝单车,虽然因大金主的接手而扭转了退场命运,却仍深陷债务泥淖。共享单车行业的命运起伏,令人唏嘘。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犹记2015年9月7日,第一辆ofo小黄车被投放在北大校园中,按下了行业跃进发展的启动键。摩拜跟进、小蓝登场,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就遍布全国的大街小巷,人们调侃“颜色都快不够用了”。去年年中极盛时期,全国共享单车运营公司一度达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一时间满街满巷堆积的各色共享单车蔚为景观。高峰时期,车企月均融资达到3.7次,资本之疯狂可见一斑。然而不过两年半时间,行业骤然冷风呼啸,除了少数巨头,其余“打酱油者”皆黯然离场,真是应了那句互联网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些年,创新创业春潮涌动,草根逆袭的传奇故事不绝于耳,有人大呼“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共享单车企业的命运起伏说明,再强劲的风口也逃不过市场的铁律。实际上,相较一些不靠谱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共享单车方便短途出行的功能,还算满足了用户的现实刚需。即便如此,大量企业仍然没有躲掉倒闭的命运,何也?
狂热有余、理性不足,是关键一条。应当看到,“互联网+单车”的组合方式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非原始技术的突破。较低的技术门槛方便了企业互相拷贝,从而制造了大量冗余,导致整个行业水分太大。另一方面,疯狂跟进的资本追求“短平快”,考量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圈进更多的用户押金,反倒是在后续服务、停车秩序、押金规范等关键问题上用力不足。粗放的管理跟不上扩张的脚步,到头来不仅陷入“非理性繁荣”,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也加剧了城市管理压力。当制造的麻烦大于带来的便利,共享单车也就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共享单车企业的大批衰败给野蛮生长的共享经济泼了一盆冷水,也启发着后来的创业者: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新创新,有“创”才为“新”,其本质在于打破窠臼,其价值在于与人有别。如果没有原创能力,只会造模式、追概念、拼资本、搏“风口”,则“风口”的后面紧跟着风险,风一过,飞起的猪还得摔落尘埃。放眼国内那些知名企业,专注基础研发并已看到“无人区”的华为,动辄以新产品开创一种生活方式的腾讯,无不拿核心技术说话。尤其是迈入创新型社会,技术迭代大大提速、科技竞争愈发激烈,所有追赶潮流者,皆逃不过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磨砺,只有拿“从0到1”的元创新才能站稳脚跟。
有企业家说,“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每一次创新都源自大量的试错,基础创新、原始创新探索的是未知领域,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很难有所突破。但事实也反复证明,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冷板凳不会白坐,困境和挑战中很可能潜藏着机会,伟大的成就通常诞生于此。当热潮退去,能够颠覆整个行业、巍然屹立潮头的,注定是那些不唯快、不唯钱,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踏实企业。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不断重复着“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的路子。打破这样的“魔咒”,固然需要一套综合方案,但摒弃“一招鲜吃遍天”的惰性思维,避免舍本逐末跟着概念糊涂跃进,恐怕是第一条。
今天的中国,创新创业正成为一种风尚。我们乐见这种势头,但也愈发明白,弄潮儿需要一份大智大勇,也需要一份至纤至悉。共享单车企业的速兴速衰是一个生动样本,期盼更多人能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少一些马上见效的短视思路,多一些久久为功的长远谋划。只有这样,创新势头才能真正“在地理上向东方转移”。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