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俄罗斯与西方制裁战 互有多少牌可打?

2018年04月04日 07: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廖冰清

  因一起前特工被毒的公案,欧美近三十个国家联合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数量高达150人。面对西方的咄咄逼人,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毅然实施对等反击,掀起了这场外交战的小高潮。

  事情起因于一个月前,被俄罗斯判定为英国间谍的前俄罗斯情报官员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被发现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市商业中心的一条长椅上昏迷不醒,疑似被注射神经毒剂。此后英国指控俄罗斯策划了该起谋杀案,但俄方一直否认。目前调查还在进行中。

  虽然还没找出幕后真凶,但俄罗斯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公敌。如今双方外交制裁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短期内根本没有喊停的迹象。更棘手的是,驱逐外交官可能只是个开始,随着双方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未来制裁战可能蔓延至其他更关键的领域。

  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洪博培日前表示,美国或对俄罗斯采取新的经济制裁措施,可能触及俄罗斯在美资产等。考虑到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特殊地位,美国一旦对俄罗斯实施金融限制,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大于目前的外交战。

  还有专家指出,西方国家可能正在考虑对俄罗斯采取联合经济制裁,包括石油禁运、禁购俄罗斯国债以及封锁技术出口等。对于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科技水平日趋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俄罗斯来说,这些措施都将对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然,强悍的战斗民族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一方面,近年来,俄罗斯开始实施能源出口“战略东移”政策,将更多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至亚洲国家,海外市场不断拓展。最近一阵子,关于俄罗斯与沙特将签署一项长期合作协议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就算西方国家不计后果地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政策,俄罗斯也不会真的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经济上也有不少能牵制西方国家的办法,一旦对方下狠手,俄罗斯也绝不会心慈手软。比如,欧洲一直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石油进口,真要实施石油禁运恐怕也不容易,但俄罗斯却可能对此大做文章。而对于牵头制裁战的美国,在俄运营的美国企业以及美国机构在俄证券市场的投资都可能成为俄罗斯报复的目标。

  此外,俄罗斯还可能把矛头对准美元。在这一点上,俄罗斯手上有不少牌可打。早在2015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就开始收取以人民币结算的输油款项。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上市后,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石油贸易体系加速发展。近年来中俄原油交易量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运后,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年出口量有望翻番。即便贸易量不足以撼动石油美元的地位,但这一趋势也足以引起警惕。

  除石油外,黄金也是俄罗斯对付美元的工具。对内,俄罗斯正在大幅扩充黄金储备。对外,金砖五国正在商讨建立自己的世界货币黄金交易系统,在此背景下,中俄已就发展联合黄金交易系统签署了备忘录。这种种的动作既是为了保障俄罗斯的经济安全,也是为打压美元和美国全球金融体系增加筹码。

  毫无疑问,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短期内不会缓解。如今,在外交领域的相互掐架已经引发轩然大波,炮火蔓延到经济和金融等领域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升级的制裁战将会对双方乃至国际社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埃及乱局 西方国家的暧昧    2013年07月19日
  • ·认清西方“媒体独立”的实质    2016年04月07日
  • ·中西方人权对话要有建设性    2013年06月20日
  • ·江涌:中国经济还有很多牌可打    2016年10月2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