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部一个深度贫困县采访,县里干部抱怨,省里分配光伏扶贫指标,每个深度贫困县平均分,虽然都是深度贫困,但各自情况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实则不公。他们说,论资源,县里光照足,荒山荒地多,最适宜光伏产业;论现状,他们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扶贫资源更应该有所倾斜。(3月25日《人民日报》)
时下,扶贫攻坚早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要确保扶贫工作打赢并且打好,实现3年内3000万人脱贫的既定目标,需要在精准上面苦下功夫。毕竟,同样是贫困地区,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县,不同乡镇之间的发展现状也存在诸多差异。将扶贫资源平均分配,看似公平且省时省力,但由于缺乏精准应对之策,人力物力投进去,可能很难获得预期产出,以致资源被浪费、时机被耽误,脱贫攻坚的实效也被大打折扣。
近几年,各地各部门的扶贫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基层干部长期“白加黑”“5+2”,促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是,要兑现2020年全部消除贫困的庄严承诺,困难、挑战都不少。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致贫原因。有的是自然资源不足,有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有基层文化的式微、贫困户的精神缺钙等原因。即使一些家庭暂时脱贫,会不会因教、因病返贫,也是亟待关注并加以解决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多走访、多调研,出政策、出制度,共同探索富有见地、因地制宜的致富之路。产业扶贫、易地扶贫、就业扶贫,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对策。指望用“一张方子”治百病,渴望扶贫成果立竿见影乃至毕其功于一役,显然不符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也容易滋生不扎实、不走心的形式主义作风。
扶贫作风不扎实、不走心,带来的危险是巨大的。此前,一些地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靡费了宝贵的扶贫资源,扶贫面貌却未能带来积极改观,群众未能从扶贫政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力避不扎实的工作作风,号召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提高扶贫质量和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
扶贫工作事关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一点都来不得假把式、无用功。因此,各级干部还应再下苦功夫,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扶贫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