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方略

2018年03月08日 15:20   来源:求是网    丁元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站在国家发展全局思考社会发展,高度重视激发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基于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各地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方略。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与人的关系变化,进而到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说到底就是人的心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需要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滋养。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要通过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来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培育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亲密关系。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组织的原则要考虑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居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互助互利、民主自治、安居乐业。基层建设和基层治理,就是要努力建设人民生活的共同体,让居民对社区形成归属感、认同感。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通过社区互动形成相互认知和熟悉的安全网络,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和邻里的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信任和严格社会监督,把居民,尤其是把孩子们纳入社区生活中,让未来一代在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区生活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社会化就是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准则,其直接目标是规范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各个部门在既定的法律框架内工作。智能化是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居民对公共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借助数字技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专业化是必须培养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要求,要加强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干部的专业化训练。

  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最大限度改善生产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报酬、收入分配和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体制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入手,实现全体人民权利公平。当前社会治理创新,首先要从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体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设计收入分配体制,既要超越既得利益,又要考虑既得利益,既要考虑中国的现实实践,又要借鉴国际经验,这的确需要大智慧。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