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得新:激活高品质消费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2月27日 07:12   来源:经济日报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一个消费主导的时代呼之欲出。如何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好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解决供需矛盾,从消费端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

  最近,网易公司发布财报显示,2017年电商业务呈现爆发性增长,净收入为116.70亿元,同比增长165.9%,凭借“严选模式”创新引领,网易考拉和网易严选双双有出色表现,网易考拉海购以25.8%的市场份额居于全国首位,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紧随其后。

  在电商激烈竞争且增速已经进入下降通道的形势下,网易等电商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对当代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深度解读。

  当下,我国居民选择消费品不再把价格作为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可以说,优质、美观又方便的消费品逐渐开始引领高品质消费的方向。然而,消费者面对海量商品又常常遭遇难以选择的困境。网易等电商正是抓住这一消费痛点,为消费者严格甄选,大大减少了用户选择的时间成本,打通了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和高质量供给“最后一公里”,创建出一种消费者、制造商以及产业各环节都受益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30%,旅游、医疗、教育、文娱等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在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一个消费主导的时代呼之欲出。如何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好、买得安心、放心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解决供需矛盾,从消费端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不仅如此,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高质量生产是为了高品质消费。实现更有质量的消费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幸福感不断增强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对于生产者、运营商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对于国家来说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实现高质量消费增长,首先依赖高质量的生产,因为消费的质量最终还是由供给质量决定的。事实上,新需求、新消费都是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引领的结果。目前,我国消费供给体系升级滞后于消费需求变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到日本买马桶盖,到德国买菜刀的事情还在不断上演,养老院排队若干年还在苦等,黑导游辱骂游客还时有发生。因此,着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生产者还需以持续升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的需求,推动消费迈入高质量阶段。

  其次,释放中高端消费潜能,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网易电商近两年亮丽的成绩单说明了不是没有高品质的消费能力,而是缺乏激活的手段和创新解决方案。下一步,应鼓励更多的电商以“严选模式”加入品牌电商行列,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B2C的深度融合,赋能消费者、赋能制造商,实现定制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生产和消费。让更多电商真正扛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做真正值得信赖的质量方案解决商,不让消费者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迷失双眼,不让“劣币驱逐良币”的魔咒浇灭生产者的热情。

  再次,培育成熟消费者,形成高品质消费的理念。虽然总体上我国居民呈现个性化、高品质消费特点,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消费观念、甄别能力、消费认知的种种限制,各种盲目消费、从众消费、贪便宜型消费、广告诱导型消费、低质量消费却比比皆是。消费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消费者成熟了,生产者也会随之更成熟。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高品质消费宣传和教育,帮助大众树立宁缺毋滥的“精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意识;把提高消费者认知能力纳入儿童青少年教育中;创新维权方式,降低维权成本,培育更多“挑剔”消费者以倒逼企业改进质量。(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得新)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