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推行环保快递包裹需多方合力

2018年02月23日 07:35   来源:长沙晚报   史洪举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快递包装减量提出新要求。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以及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还明确提出快递包装箱的基础模数尺寸,以包装标准化推动包装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2月22日《北京青年报》)

  从报道可知,新标准对快递包裹绿色化、可循环提出了更多要求,这显然有助于减少环保压力,并且,降低封套用纸定量要求的做法减轻了企业成本,更容易被商家接受。但应认识到,这种为快递包裹瘦身的新标准要想得到有效执行,还需电商、快递企业、买家等多方支持。

  因为,当前很多商家为避免商品运送途中损坏,不惜层层包装,一些商品被裹得像“粽子”。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据统计,2016年中国产生了300亿个快递包裹。据预测,2018年将达500亿个包裹。数量如此庞大的快递包裹,其包装废弃品对环境资源的危害之大可想而知。特别是,不像一些塑料袋那样可以被人们作为垃圾袋二次利用,很多快递包裹封装品在消费者拆封后就被当作垃圾抛弃,直接损害自然环境。

  可以说,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可循环提出更多要求的新标准,不仅有利于减少快递企业成本,更契合环保理念。但这是否会被企业所接受,则有待观察。要知道,很多快递企业获得客户的主要途径在于低成本而非优质服务,随之而来的野蛮分拣、暴力运输屡禁不止。因此,无论是电商还是消费者,自然会要求对商品层层包装。相对于单个包裹增加的包装成本而言,商品损坏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差评风险更为他们所看重。

  因而,虽然有了新标准,但快递包裹瘦身之路还很长。一是需要快递企业提高认识,切实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注重培养快递员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善待每个包裹,少些暴力分拣。二是卖家和买家也要多些理解和支持,自觉使用和接受更加瘦身、环保的快递包装。三是逐渐推广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可多次使用的包装,并以积分、优惠券等形式,对主动选择这些绿色包裹的消费者予以奖励,并奖励积极回收包裹的快递员。这样才能让新标准尽快得以执行,进一步减少快递包裹猛增对环保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快递员专列”暖人心    2018年02月09日
  • ·快递春节不打烊 各方权益须保障    2018年01月29日
  • ·春节快递不打烊 别遗忘权益    2018年01月2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