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也是展览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年02月22日 08:05   来源:北京日报   陈涛

  老老实实把故事讲好,这句话常被人们拿来指向电影。其实,真正优秀的展览,又何尝不需要好好讲故事。

  近些年,国内美术馆是越建越多,形形色色的展览也层出不穷,然而,尴尬也屡见不鲜。总能听闻有策展人抱怨,花大价钱借来如此多珍品,展陈布设也没少花心思,可展厅依然冷清得门可罗雀。如今不少民营美术馆背后都有“金主”扶持,让他们拼出一场由佳作堆砌成的视觉盛宴并非难事,可人气并不是花钱就可以买来的。如果不得其法,再多佳作也只是形同散沙的素材,难以成为引人驻足的有机整体。

  学会讲故事,便是不错的方法。正在北京画院展出的“白石墨妙·倾胆徐君——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已经尝到了甜头。展览以徐悲鸿旧藏齐白石作品为基础,再补之以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徐悲鸿佳作,七十余件(套)齐白石艺术精品令参观者大饱眼福。不过,展览最大看点还不是这些难得一见的昂贵之作,而是它以一篇篇小故事串联起整场展览,让人观之、读之,乐在其中。诸如,在一幅题写“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诗句的画卷旁,策展人娓娓道来背后故事——徐悲鸿三次亲往齐白石家中邀其到大学任教,可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屡以功力不济谢绝;在一众花鸟精品画中央,用心的布展者不忘叙说二人友谊——当年近八旬的白石老人添子后,千里之外的徐悲鸿专为向老人贺喜而挥毫创作。精美的画卷辅以动心故事,没人愿意速速离去。

  不会讲故事似乎是国内美术展览的通病。这背后有历史因由,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美术尤为曲高和寡,这也让最初的艺术推广机构习惯从专业性与学术性角度谈展览,而对众多门外汉的辅助需求视而不见。如果说早年间看展群体不大,如此做法波及面尚窄,那么在频频出现“故宫跑”“美术馆排长队”的当下,依然自说自话,受到伤害的将是万千爱好艺术的心灵。

  展览是否有必要讲故事?答案是肯定的,“讲故事”正是展览实现由好看走向看得懂的有效途径。因为一旦展览作品让观者无从理解,人们就不可能从中获取应有感受,而此时如果有人能对其背后故事稍作讲解,原本静态的知识层就可能被激活,沉浸在故事之中的人们便不会轻易挪步了。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展览才真正称得上走进人心,给人以美育。至于如何在展览中讲好故事,说难其实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众多艺术品原本就潜藏着故事资源,只是留待有心人去挖掘释放。比如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其背后故事丰富到足可以撑起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达·芬奇密码》;国内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揭秘的那些博物馆藏品自带传奇故事,在屡破收视纪录的同时已然带来“博物馆热”。说它难,也显而易见,毕竟能做到者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不知所云,其中一大主因是他们在视觉与阅读二者的转换层面尚待提升能力。

  要想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知音,展览就必须学会正确的打开方式,让人们从喜闻乐见的故事里获得美感。而其要诀在于传播“高冷”艺术过程中,首先得学会放低姿态,从公众审美经验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让人们咂摸出艺术的味道。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