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诸多大型地产商纷纷在北京布局高端养老机构。高端养老项目价格动辄每月过万元甚至数万元,高档化趋势明显,这让许多对养老项目有需求的普通市民望而却步。
近年来,“高端养老”频频走入公众视野。的确,每月过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养老花费,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很难承受的。正因为这样,这些高端养老项目刚刚面世,就面临着不小的批评之声。但从市场化角度来看,这些养老机构都是民营机构,投资者按照其成本和定位制定价格无可厚非,这正是尊重市场定价规则的体现。新闻中提到,这些高端养老项目,由全科医生24小时全天候监护及提供基础治疗,由职业化护理团队负责日常护理工作,50%以上为护理相关专业人士。每星期都会为长者房间更换鲜花,医养中心还会举行丰富的文娱活动。毫无疑问,这样的专业程度和服务水准,是一般养老机构无法达到的,“高质高价”的市场规则只是常识。
但高端养老项目遭受的批评,还是传递了一种焦虑:高质高价的高端养老机构消费不起,物美价廉的公办养老机构往往又需长期轮候,这是大多数普通家庭老年人面临的难题。但是,若因此将鞭子打在高端养老项目身上,还是搞错了对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产业要兴旺发达,需要足够的利润空间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在竞争中做大蛋糕,也就自然可以照顾到普通家庭的需要。简而言之,若不允许高端养老项目定高价,连这些项目都“无利可图”,只会进一步制约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的信心;反之,一部分投资者在养老市场获得了利润,这样的“赚钱效应”才能激励更多投资者进入。而从高端项目中赚到了钱的投资者,才可能用其利润反哺大众化养老机构,照顾到普通市民的需求,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循环。
当下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有所养问题备受重视。但只要运营合理合法,无须过度“纠结”养老院的定价是不是太贵了。解决养老问题,需要用全局性的视角来系统地分析问题、给出对策。实际上,以养老院为代表的机构养老,在我国整个养老体系设计中只能发挥市场补充、丰富选择的作用,远不能作为解决基础和普惠需求的选择。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养老服务业,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换句话说,未来老年人将主要在家庭和社区养老。
这一理念上的重要转变,并没有把政府的兜底责任稀释掉,而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也更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实际上,如果有好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条件,大多数老年人是不愿意到养老院去养老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与社区和朋友维持亲密关系,是更人性化的养老模式。财政资源是有限的,更需要花在刀刃上。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政府部门首先要为贫困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重点帮扶对象做好托底保障,其次就是要创新形式丰富中等收入群体老人的养老选择。近年来,居家养老不断完善,社区养老出现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互助养老等卓有成效的新模式,这正是实实在在的转型和进步。
完善养老服务,不能没有高端,也不能只有高端。政府部门做好兜底保障,履行好监管职责,在养老院定价等操作问题上大可让市场来决定。只要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能一步步加速抵达老有所养的目标。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