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证”让“简政”更务实

2018年01月2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照后减证”不仅意味着“证照分离”试点迎来了升级版,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而且可使“简政放权”更加务实,有利于政府腾出手来,把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既契合民意期待,也将是一个多赢局面。

  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率先在上海浦东试点的“证照分离”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改革深化,对47项审批事项进行“照后减证”,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118日新华社)

  虽然就目前而言,这样的“照后减证”改革深化还有一定的局限,但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仅意味着“证照分离”试点迎来了升级版,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而且可使“简政放权”更加务实,有利于政府腾出手来,把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既契合民意期待,也将是一个多赢局面。

  众所周知,“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此前无论“先证后照”还是“先照后证”的改革,固然都是“简政”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企业反映说,获得商事登记主体资格后,要实际开展经营业务,还存在办证多、办证难等问题。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就是要通过审批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不过就此而言,显然还有一定的升级空间,上述“照后减证”正是为此而来。根据这一改革要求,一是凡不涉及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政策的生产许可前置条件一律取消。二是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等审批,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数逐步实行自主决定。缩短药品、医疗器械准入周期。对港口经营许可等16项审批事项改为实行告知承诺制等。三是优服务强监管。全面实施诚信管理、风险监管,全面推行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综合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可见“减证”也不是一“减”了之,而是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注重强调监管执法,突出风险防控。这些,既是“减证”的前提选项,也是“简政”的必然要求。这样,才能上下联动,防患未然,进而推动形成公平公正竞争环境,让市场主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期待,“照后减证”能够尽快取得成效,推广开来,让“简政放权”的务实改革举措能够更多地惠及国计民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简政放权,先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小目标

     简政放权要敢于下狠劲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