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万豪将西藏港澳台列为"国家" 中国主权不容挑战和侵犯

2018年01月12日 07:23   来源:南方日报   丁建庭

  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这两天在中国网络上很“火”。不过,不是因为受到中国网友的欢迎,而是频频挑起网友怒火。之所以说是怒火,概因万豪在某活动的一个调查问卷中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都列为了“国家”;之所以说频频,也是因为万豪这边在中国网站上表示真诚道歉,另一边又在国外网站上点赞“藏独”言论。

  不管是不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现实,还是受到了部分西方媒体的蛊惑,万豪集团的不当行为无疑触碰到中国的主权问题,而在主权问题上,中国政府向来立场坚定。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人民也向来“眼睛揉不进沙子”,早已学会用行动表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事实上,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都决不允许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犯错误,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借口的肆意侵犯。万豪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理应清楚这一点,“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任何国家、地区进行任何商业活动都必须遵从当国、当地相应的政治立场、法律框架、道德准则、民俗习惯。否则,注定要付出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欢迎跨国公司进入,而拥有13亿多人的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这些公司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甚至是最大利润来源。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欢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便是开放、自信的中国。不过,中国不欢迎那些一边在中国市场赚钱、一边又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企业。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情感上接受不了这样的“两面派”公司。之前也有一些案例,中国消费者用行动对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企业作出了回应,也给万豪上了实实在在的一课。

  中国消费者其实是很宽容的,如果你的道歉足够真诚,如果你的错误到此为止,必然会选择原谅、向前看。但是,万豪明显不是这样。虽然在官方社交平台上多次表达道歉,却紧接着又犯下同类的错误,这只能说明万豪的道歉是敷衍性的,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共识和原则。所以,中国网友和消费者有理由表达不满。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约谈了万豪中华区负责人,要求立即撤下所涉内容,杜绝出现类似内容,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尽最大努力消除不良影响。同时,认定万豪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其予以立案调查。而根据最新消息,万豪中文官方网站、APP已经被上海网信办责令关停一周。乐天的教训就在前面,万豪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真诚地道歉,切实地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中国主权问题不容挑战和侵犯!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国家、任何政党、任何组织、任何企业、任何人,都必须始终遵从这一点。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