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支付宝“授权漏洞”:应重视对个人数据使用的规范化

2018年01月05日 14:12   来源:东方网   江德斌

  支付宝推出的用户个性化年度账单成了话题,却有人发现“授权漏洞”并质疑支付宝故意缩小字体不让用户留意授权内容。3日深夜,芝麻信用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这个做法“肯定是错了”,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傻逼的方式,愚蠢至极”。目前已调整页面,取消默认勾选。(1月4日澎湃网)

  从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授权漏洞”来看,其是授权允许支付宝查看芝麻信用相关信息,并向其他金融机构推送信息,乃是一个合法协议,在信用机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环境下,交叉授权本身没有太大问题。支付宝错误之处在于,授权环节不规范,将字体设置太小,并且默认直接打勾,等于变相侵犯用户选择权,很多用户并未看清楚,直接跳过去,就会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该项服务功能进行了授权。

  这两天互联网大佬频频遭受质疑,微信才被质疑有“天天看你的微信”的嫌疑,支付宝又被曝光“授权漏洞”,均引起公共舆论议论纷纷,网友更是集体声讨腾讯和阿里。而微信和支付宝也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相关事实,微信称没有保存用户聊天记录,支付宝更进一步承认“愚蠢至极”,取消默认勾选,用户可以自行取消授权等。不过,这样的做法,并未能彻底平息网友的质疑和愤怒,事件依然在发酵之中。

  广大网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腾讯和阿里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涉足领域众多,几乎涵盖所有的互联网应用范围,而且,微信和支付宝是智能手机必备的APP,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它们的服务,如今却被曝光有监控用户聊天、侵犯用户选择权等问题,自然会令人感到恐慌不安,并引发对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担忧。

  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APP的功能愈来愈强大,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包括姓名、电话、住址、消费记录、上网记录、健康状况等,现在新技术还可以采集指纹、虹膜、面部特征等敏感信息。可见,互联网企业通过科技和应用工具,能够全方位了解用户的所有信息和数据,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用户被采集的信息和数据还会更多、更细致。

  关键的一点是,用户即便知道互联网企业在采集和使用相关信息与数据,也丝毫没有办法阻止,甚至为了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心甘情愿将这些敏感信息和数据,交给互联网企业。显然,互联网企业究竟如何采集和使用这些信息与数据,怎样确保它们不越界、不滥用,以及保护好用户信息与数据不泄露等,才是问题的核心因素,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了,才能让用户真正放下心来,不再视互联网技术为洪水猛兽。

  针对这个问题,《大数据时代》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价值主要体现在二级用途上,单纯防范企业采集个人数据并未意义,应将重心放在数据使用者要为其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对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应区分具体用途,部分无关紧要的做适当保护即可,而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必须规定数据使用者要评估风险、规避或减轻潜在伤害。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