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供给要成为核心竞争力

2018年01月05日 10:28   来源:解放日报   申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竞争?要构筑起新的战略优势,当前一个着力点,就是突出制度供给、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使之成为上海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的全球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环境的竞争。发达国家着重输出的已不只是技术、产品,更是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行为规则。同时,在传统资源约束趋紧、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也只有在释放制度红利上先人一拍,发展才能快人一步。谁的制度供给水平高,谁就更能吸引集聚更高端的要素,谁就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今天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最缺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供给。经济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是制度供给不足、不到位造成的。只有用制度供给来堵住漏洞,消除不应有的“灰色地带”“弹性空间”,让企业营商感受到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让市民生活感受到公正、便利、安全、有序,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持续跃向更高层次。这就要求我们,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固定下来;对存在空白、需要法律制度支撑的,及时研究制定;对不适应新发展需求的法规制度,及时修改或废止;对新领域新问题,一时看不清的,可先划出底线,给出相对明确的预期。

  在制度供给中制定和完善规则,实质就是改革。突出制度供给,也就要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用改革来解决矛盾问题,并提供一整套更完善、更优质的制度保障,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方面,上海有良好的传统——政策透明度高、办事讲求规范、法治意识强等,都是有口皆碑的特质,这些“长板”理应被拉得更长,特别是法治,应当成为上海制度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同时,我们更要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认真倾听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呼声,找到短板尽快补齐。

  现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机遇窗口期转瞬即逝。像产业跨界融合、共享经济发展、数据共享等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拿老观念、老办法去“以不变应万变”。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增强制度供给的及时性,用最快的反应拿出行之有效、具体管用的办法,回应各类新增的制度供给需求。

  制度供给的主体是政府,突出制度供给,关键是要加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放权更彻底、管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对那些审批太多、流程太长、速度太慢、协同不力的问题,更要拿出“革命性再造”的魄力,坚决改革,尽快见效。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