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笔者本科毕业时,身边的同学朋友对于要去哪座城市从事何种职业,并无清晰思路。大抵是工作待遇好、平台高,无论省内省外,乃至国内国外,都愿意去冲一冲,闯一闯。最终果然散居天南海北。敢下五洋捉鳖的雄心背后,固然有年轻人的冲劲和闯劲,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驱使的职业成长恐慌。因此,提及适意栖居,着实是很奢侈的事。
五年过去,就业形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史上最难就业年”时常被提及。仿佛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不同的是,各个城市都对大学生群体展开了激烈争抢。之前沉默寡言的二三线主力城市突然变得无比热情,一场波澜壮阔的“抢人大战”拉开序幕。这些城市你方唱罢我登场,落户降门槛、租房发补贴、创业有扶持,种种利好纷至沓来。然而,这些人才争抢计划,到底成效如何,能否真正掐准大学生需求“痛点”,能否切实让青年学子适意栖居?
人是感情动物,愿意留在某个城市生活,其中固然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世界距离的拉近与对乡村的背离,更多的还在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方面,无非吃穿住用行五大要素。满足这些,除了要求一座城市的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要全、精、广,还要求人才本身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为享受城市服务承载最起码的基础。这背后就拷问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具有优势,是否层次完善、科学合理,能否为各类型人才提供一处施展才华的舞台。
精神方面,自然就是一个城市的温度与宽度。言下之意即政策制定是否对各类人才敞开怀抱,能否让人感受到城市的价值观、人文气息、思想底蕴。在乡村涌入城市、阶层流动频繁的历史浪潮中,人的流动性骤然加大。城市以什么样的姿态示人,人才也以什么样的感情示城。当然,一二线城市也不可能放开所有口子,让每个人都在城市定居生活(定居与工作不是一个概念),这毕竟关乎城市的资源、环境、交通、医疗、社保、教育等承载能力。超过城市承载能力,涌入人口过多,也就成了灾难。所以,以学历和技能为标准画一条线,引进年轻的动力活力与创造力,是城市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城市唯有持续增强各方面承载力,循序渐进放开各类体制机制限制,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发展后劲。这也是世界其他特大城市如纽约、东京等的共同发展路径。
梳理今年来成都、武汉、深圳等地的“抢人大战”,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青年学子落户数量同比大幅提升。此外,还有一些住房和创业的积极举措正在次第铺开,这些政策善意当然是好的,精神“牌”已经打好。但光有精神肯定还不够,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容的高质量发展,将人才数量转化为发展质量,把物质基础打得更牢更坚固,才能为人才适意栖居提供厚实的载体。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