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 “共享”模式还能走多远?

2017年12月04日 09:40   来源:红网   游宇

  共享单车,被戏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给万千用户带来了生活便利。但同时,与盛名相伴的是争议:从今年六月开始,小鸣单车、町町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卡拉单车等一大批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11月19日,酷骑单车因运营成本增加且没有资本进入宣布倒闭。同月,一向以服务态度著称的小蓝单车也因融资不顺倒闭……而使用者的押金,自然是没了下文。“共享”模式,在急速发展后面对接踵而至的考验,还能走多远?

  不可否认,“共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纳一定押金,带上手机便能轻松享受服务。这个概念是手机便捷支付发展下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一个突破性发展。根据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保守估计,仅共享单车领域的存量押金规模近100亿元。但是对于以逐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共享”模式可获取利润的后劲不足,赚取的利润实在不多,仅靠风投难以实现高质量的产出。简而言之,在“共享”模式还没有发展成熟的当下,“共享”这笔生意的性价比着实不高。

  同时,市场是有限的。在大势下,众多企业蜂拥而至。企图分一块蛋糕,却没有特质支撑自己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仅共享单车领域,社会上共享单车的数量已经达到饱和,而运营方式相似的众多共享单车企业却一直在不断投放,企图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占据市场份额。这种竞争方式增加了运营成本、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就连共享单车领域的两位佼佼者ofo小黄单车和摩拜单车,也被传因市场扩张成本高企导致资金告急,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挪用总金额高达60亿元。虽说两家企业辟谣,声称“与事实不符”,但这种传言体现了对“共享单车”模式的不信任和质疑。

  “共享”单车企业在竞争,用户个人素质也在引发争议:损坏率居高不下、私自占有现象屡禁不止,近日有人还在成都琉璃立交附近发现了约100辆被焚烧损坏的共享单车……这让人不禁怀疑“共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可能。

  这方“共享单车”尚自顾不暇,那方“共享手机”也已上台唱戏。共享手机平台“享换机”宣布完成1.1亿人民币天使轮和A轮融资。而在这之前,京东、支付宝、国美等公司已经介入“共享手机”领域,让“信用租赁”成为了一种新的“共享模式”。但是“共享手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涉及信息安全及隐私问题,该如何安全“共享”仍无定论。

  “共享”概念的提出是一次创新,但是它缺少后续的完善与补充。没有人知道在吸引了大量用户之后该如何让用户资源变现,该如何在趋同性高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流量,该如何在已经“勇立潮头”后仍能保持高水准,更没人知道该如何要求每一位用户都遵守游戏规则。

  “共享”模式还能走多远?只希望它不是一场泡沫,在退潮后留不下痕迹。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