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本质是盘活资源

2017年11月23日 09:08   来源:环球时报   项立刚

  《纽约时报》中文网日前刊文,质疑共享经济在中国只是徒有虚名,实质是靠智能手机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短期租赁活动。

  其实,相当长时间以来,对于共享经济很多人都在纠结到底是“共享”还是“租赁”。不少人认为共享经济其实本质上就是出租。单车公司自己弄一批车,租给别人,怎么能叫共享?用户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共享才能叫共享。比如上班时,可以把自己家的车位拿出来,给在附近公司的上班族停车。

  这样进行划分,似乎非常有道理。但是我认为,我们谈共享经济,不必纠结所有权归普通人,还是某一家公司。共享经济的实质是能不能采用新技术,尤其是智能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盘活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给传统模式赋予新的活力。

  还是以共享单车为例,传统的有桩出租自行车早就出现了,但是它为什么没有爆发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很重要一点,传统的出租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自行车一般采用定点出租,用户必须要去出租点租车,骑完了还要到固定点还车,这就非常不方便,难以解决用户需要用车就有车、不用时可以随地还车这样一个问题。

  最近一两年出现的共享单车,其本质不是所有者属性的变化,而是使用定位、电子支付等多项技术,让用户在需要车时,就可以在附近找一辆车,在骑完之后可以随时还车,然后完成付费。所有商业行为不需要有人管理。这个过程解决了用户很多痛点,除了随时用车,还有无人看管、经常丢失等常见问题。

  如果我们纠结所有权,可以说这是出租而不是共享,但是我们能否认新模式给社会带来新变化,给用户带来的极大方便吗?

  再以共享车位来做一个分析。用户上班时,把自己的车位通过一个平台进行共享,有人在附近需要停车,就可以停在这个共享车位上,车位的主人还可以拿到一定的报酬,这是非常典型的共享模式。

  但是如果有一家公司,买了100个车位,也拿出来提供给不同的用户,在晚上租给住在附近的用户,在白天租给公司的用户,这是不是就不是共享经济了?其实如果这些车位都是通过一个平台进行运作,不需要人进行管理,需要停车的用户可以随时找到附近车位,可以方便地进行付费,让租车位从传统模式过渡到一个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模式,那么这就是共享经济。

  因此,共享经济就是通过智能互联网,让联结的效率更高,支付更加方便,形成服务更加简单,从而解决传统出租中的商家难以找到客户、客户找不到商家的问题,也解决这样一个业务实现过程中,能否方便管理和支付的问题,同时减少其中的运营与管理成本,让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共享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经济模式,正不断渗透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所以真的没必要纠结自行车是专属于个人的还是群体的,是私有的还是公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共享经济的思维、方法、模式和行动,来激活它们从而发现并创造新价值。这就使得搭建一个能够连接、组织和整合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开放共享平台变得意义重大,通过平台来制定规则、设定标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这才是真正该操心的地方。(作者是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