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整治低俗直播,未成年人应得到特殊保护

2017年12月04日 09:3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沈彬

  网络儿童色情,它不能够混同于一般的网络低俗表演,应给予更强有力的治理。对网络儿童色情必须要有严防死守的坚决态度,祭出执法的绝对高压线

  日前,直播平台美拍被指有小学生等未成年人在平台上脱衣、露体直播。其后,美拍官方表示将深深反省并立刻开始联合处理,还公布了举报电话。但是有媒体记者发现,现在仍能用未成年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完成美拍的注册和直播,而举报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网络直播平台低俗表演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这也是近一时期国家职能部门重点整治的方向。但是,小学生在直播平台搞脱衣、露体直播,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网络儿童色情,它不能够混同于一般的网络低俗表演,应给予更强有力的治理。

  2016年12月,文化部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络直播平台要有经营许可证,网络主播也要进行实名注册。《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也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进行身份登记。

  有参与直播的小学生称,直播不为钱,就是为“好玩”;甚至还为自己的粉丝比同学多而自豪。这多么令人痛惜!无论孩子是出于懵懂无知、好奇模仿,还是背后有利益诉求,乃至可能被人为操纵,都不应该被允许,都不应该让未成年人“赤裸于网络的狼群”之中。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了解网络江湖的险恶,而法律和相关制度则必须给他们提供倾斜性的特殊保护。

  这次的美拍上“小学生直播”,是比一般低俗直播更严重的网络儿童色情问题,必须敲响警钟,提升反应级别。不少发达国家是将儿童色情从普通淫秽物品犯罪中单独列出,施以更严苛刑罚的。我国刑法虽然暂时没有类似的规定,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都明确了“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的原则,都明确了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原则。

  所以,对网络儿童色情必须要有严防死守的坚决态度,祭出执法的绝对高压线。对于网络儿童利益(特别是性利益)的保护,应该放在更突出的地位,而不应当等同于整治一般的网络“情色擦边球”。网络直播平台,甚至所有的网络服务商,都应该筑起坚实的准入门槛,防止未成年人在互联网平台上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网络服务商对未成年人表演的监管,也必须要从形式性审查做到实质性监管,不能再以直播者盗用成人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格式条款中已有禁止规定等,作为“甩锅”的借口。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