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80后作为一个时代群体,目前正是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骨干,是承担社会发展责任的中坚力量。立足80后因生育二孩、父母养老等住房刚需的现实,未来国家相关调控政策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通过多措并举,在不断提高80后群体收入的同时,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从而推动80后住房刚需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二手房市场房价连续下跌6个月的背景下,总价低,位置相对较好的高性价比房源,成为了80后的购房主力。据麦田房产统计,最近一年,北京市场中的成交房源,49%都被80后买走了。但相较于70后和90后,80后贷款购房比例最高。(11月30日《证券日报》)
作为80后一员,笔者对贷款购房、由于家庭结构变化需要购买更大住房的现实需求感同身受。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80后贷款买走北京一半二手房的事实呢?相关部门应如何采取措施满足此类刚需呢?
80后成为二手房购买主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80后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之年,已成为当前社会中坚主体,特别是国家二孩政策放开之后,80后的家庭结构正在经历很大的变化。原来二居室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现在一旦多生育一孩,孩子和照顾孩子的老人就会导致居室面积需求刚性增加,很多80后不得不换房,购买更大的房子。
其次,80后家长的大孩目前正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龄儿童,如果房子买的离学校远了,对孩子上学会造成很多不便,也增加家长接送等负担。因此,很多80后家长会选择购买离学校较近的二手房,以此方便大孩子的上学需求。
最后,80后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孩子,享受了诸多改革政策红利,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通过高考成为新城市的市民。这一部分人群的父母经济能力相对较弱,基本没有支持孩子在大城市购买房屋的经济实力,导致这些80后只能靠自己买房。在房价高企的一、二线城市,购买高价新房基本上是奢求,只能选择房屋条件较差、价格也较便宜的二手房。
80后作为一个时代群体,目前正是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骨干,是承担社会发展责任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群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要承担更多的重任,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又要比其他人群付出得更多,特别是在孩子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时代责任。所以,这部分人群的改善住房刚性需求以及背后的心理承压等问题,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来加以正视。
立足80后因生育二孩、父母养老等住房刚需的现实,未来国家相关调控政策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比如,对80后改善住房的需求,在其能够提供二孩证明、原住房面积等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首付款比例,在贷款利率方面也可以给予一定幅度的倾斜。又如,在个人所得税改革方面,对于80后生育二孩、住房贷款、赡养父母等开支,可在税前给予专项扣除的政策照顾。通过多措并举,在不断提高80后群体收入的同时,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从而推动80后住房刚需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为二手房交易开启“支付宝”模式叫好
阻碍二手房交易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