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我国智库绩效评价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2017年12月01日 09: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启动“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项目组经过三轮调研,共遴选了722家样本智库,选取各类参评智库合计531家,最终,有166家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

  通过对评选出的166家核心智库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国智库建设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四梁八柱”。

  “四梁”是构筑新型智库的横向连接

  首先,智库要有明确的定位。智库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以研究哪类问题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智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少有智库是包打天下,涉猎所有领域的。然而,我国目前不少在建的智库大包大揽,国内外问题似乎无所不能,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外界无法了解其智库的准确定位。此外,智库的吸引力与智库的定位紧密相关,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与智库本身的人力、财力、物力要相适应。因此,智库在创建之时,首先要对市场进行细分,从中选出与自己资源禀赋相适应的目标市场,进而制定有效的定位,以区别于其他智库。对于资源禀赋相对充裕的智库来说,可以选择几个研究领域,叠加成综合性智库定位;对于资源优势相对集中的智库而言,可以选择某个专业领域,建设成为专业性智库。

  其次,智库要加强过程管理。当前,我国智库建设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硬件不够硬、软件又太软,也就是智库的建设缺乏战略性的顶层设计、缺少必要的组织规划、缺失相关系统的建设,没有对智库的价值观、智库的文化、智库的研究技术开发进行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如此建设的结果,只能是遍地开花,华而不实。对此,智库建设者要从长计议,精耕细作,绝不能将智库的管理与建设当做“短平快”项目来对待。

  再次,智库要重视绩效评价。智库的绩效评价,也就是智库的影响力评价。智库的影响力包括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智库的政策影响力,是一个智库的核心所在,一个智库对政策制定所起的影响作用大小,是该智库关键价值所在;而智库的学术影响力,则是智库理论内功的表现,只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研究,才有可能提出靠谱的对策研究成果;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在于考量一个智库成果的对外传播能力、人员与机构的对外曝光程度、智库的信息公开化程度,等等,归根到底,是要看一个智库是否接地气;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则侧重考核一个智库的国际交流状况和国际化程度,这是对一个智库的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智库绩效评价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多以领导批示代替政策影响力,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短平快的政策建议,而这些建议中有一些缺乏基础研究的支撑,经不起实践的考验,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我国智库的整体声誉;二是个别智库希望通过社会影响力来提高智库的整体影响力,因而,过度追求曝光度,急于扩大社会影响力,忙于办会议、请名家、炒热点问题,忘却了智库的核心使命所在;三是一些智库希望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纷纷走出国门,展开与国际高端智库的交流,而大多数的交流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参观座谈,没有形成固定的、深度的合作,更没有推出有分量的合作成果。这种做法不仅花钱多、产出少,而且会引起国际上的高端智库对我国的智库建设的负面评价。

  最后,智库要强化队伍建设。智库,归根到底是要靠人员的智力出成果,所以,智库的人员水平直接决定着智库的参政议政的水平。在我国,智库的人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大牌专家供不应求。在智库建设的热浪下,智库人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真正的大牌智库专家不是一日造成的,这需要长期积累、不断修炼,因此一些智库只能通过联合聘用的方式获取专家资源。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一些学者承担了名不副实的智库重任;另一方面,一些智库学者身兼数职,严重过载。二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智库人员培育体系。我们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为目标,而这些人员进入智库体系中,要实现基础研究向对策研究的转换,并非易事。对此,建议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增加相关的对策研究理论,增设有关智库的专业,加大对智库人员的培育。

  “八柱”是智库建设的纵向支撑

  架好智库的“四梁”之后,还要筑牢“八柱”:

  一是领导重视。要把智库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设来抓。

  二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这是智库的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基础研究,对策研究就成为无源之水。

  三是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向对策研究的转化工作。基础研究是偏向理论化的研究,而对策研究是偏向应用层面的,需要直白明了,要一针见血地指明问题,同时要直截了当地给出“药方”。

  四是要创建与维护好对策报告的上报通道。许多智库有了对策成果,苦于没有上报的通道,“货到地头死”,这是非常可惜的。

  五是加强行政保障能力。行政保障能力涉及财务的保证、科辅人员的配备、财务报销便利性、数据库资源等。其中,财务的独立性与组织的独立性,是智库的分析独立性的前提与保证。智库应该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多样化融资机制,以保持充足的经费。例如,可以形成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市场化运作、个人捐赠、委托研究项目经费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的多样化融资机制,尽量减少对单一筹资渠道的依赖,减少个别捐赠者对研究进行干预的可能性。

  六是强化人员考核与激励制度。处理好科研考核与智库考核的关系:基础研究关注的是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等,而对策研究关注的是获得领导批示、有关部门的采纳、参与有关政策咨询会议等,两者的考核体系不尽相同。如何在同一个机构内,平衡好对两类研究的考核,是智库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运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参与到智库的建设中来。

  七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包括内部沟通、外部联系、媒体公关、筹措资金、国际化交往水平,等等。

  八是强化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智库必须把握前沿问题,与时俱进,从某种程度上讲,智库应当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应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大胆创新,往往需要另辟蹊径,才能提出应对策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荆林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