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开始全球组网,牛在哪儿?

2017年11月08日 09:04   来源:中国网   兰顺正

  11月5日19时4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顺利点火,成功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第一、二颗卫星送入轨道。此次发射不但是北斗三号组网星首次发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全面开启全球组网的大幕,这对于提升中国大国地位和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

  卫星定位系统的重要性现今早已家喻户晓,美国通过向全世界提供GPS定位服务,在彰显其国力的同时,也利用其周边产品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过去中国大量依赖美国的GPS,包括国防在内的许多领域都采用了GPS产品,这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也隐藏了不少的风险,因为主控权都在美国手里,一旦美国关闭服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回顾我国的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漫长过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专家们提出了一种利用两颗卫星实现定位的方案。1994年,国家正式立项,开始研制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底,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一号”卫星和第二颗“北斗一号”卫星,三年后,作为备份的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也成功发射上天,从而使我国拥有了一个完备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是该系统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实际上难堪大用。“北斗一号”卫星系统采用的是“有源定位”。在这种定位体制下,存在用户数量受限、用户机需发射信号、定位数据更新率慢等缺点。所以该系统用户无法保持无线电静默,也无法在高速移动的平台上使用,因此"北斗一号"系统在军事领域用途有限。

  鉴于“北斗一号”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中国随后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该系统克服"北斗一号"系统存在的缺点,采用有源定位与无源定位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在用户不主动发射信号的前提下,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同时又具备通信功能,便于用户间的信息交换。

  而此次正在组建的“北斗三号”系统,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届时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网,不但服务范围从原来的中国及周边扩展到了全球,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比于“北斗二号”,“北斗三号”提升了1~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5米的水平,建成后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同时“北斗三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卫星搜救功能和全球位置报告功能,这是其他定位系统所不具备的。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一旦“北斗三号”建成,中国就可以彻底摆脱对于国外定位服务的依赖,保障自己的核心利益。另外中国能够向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北斗定位服务和相关产品,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这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北斗”必将照亮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