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由10岁左右的“小戏骨”扮演的萌版《红楼梦》引来收视热潮,成为“网红剧”刷爆朋友圈,豆瓣评分9.3分。小戏骨们生动细腻的演绎,对台词和眼神恰到好处地把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可是,在红遍网络之后,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深思: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就值得推崇吗?让10岁的孩子扮演成人真的该肯定吗?
很多人为萌版红楼梦叫好,认为十来岁的孩子更贴合曹公原设的人物年龄,弥补了87版的人物年龄这一大遗憾。
可是,那剧中一些需要有年龄和阅历支撑的人物呢?让稚气未脱的孩童扮演老态龙钟的贾母,不顾五六十岁的年龄差距,她能演出贾母看《南柯一梦》时听着周围嘈杂的欢笑,在觥筹交错之间忽然沉默,能体会贾母心底的落寞和悲凉吗?让10岁的孩子扮演王夫人,宝玉挨打,王夫人声泪俱下,跪在地上死死地攀住贾政的衣袍卑微地哀求,她能理解一位封建大家族的中年妇女面对夫君的威严,仍要拼命保护孩子的小心和无奈吗?
让儿童在影视剧中成人化,演绎成人世界的爱恨情仇,过早地将他们领入成人的竞技场,这样不仅仅是对原著的不尊重,不也是对孩子的伤害吗?大人们强行向孩子的脑海里灌输成人的价值观,让他们懵懵懂懂地理解这个年龄本不需理解的东西,这难道不是违背孩子正常的认知规律,扰乱儿童成长过程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吗?
《红楼梦》不只是宝黛钗情窦初开的青涩和美好,不只是怡红院内晴雯任性撕扇的天真娇憨,不只是潇湘馆里吟诗作对的才情,它更是一个名门望族极盛转衰的无奈,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这样一个经典,它形形色色的人物理应由年龄阅历相匹配的人来扮演,仅仅通过成人给孩子解释角色,灌输迎合大众口味的表演技巧,又怎能重现经典的深度,怎能体现对我国经典文学巅峰的敬意?
还有不少人夸赞萌版红楼制作精良,演技动人。可如果这部剧不是全部启用10岁左右的孩子来演,而是专业演员演绎,大家还会给予这么高的的评价吗?是不是因为演员年龄小,大家就潜意识里降低了标准?
虽然该剧谦虚地在片头字幕打出“向87版《红楼梦》致敬”,可是全剧在场景,服装,道具,台词对白上完全复制87版红楼,甚至演员选角不是对应原著角色,而是以87红楼原班人马的样貌形态为标准,这究竟是表演创作,还是模仿复制?
还记得三十多年前,陈晓旭几经周折定角林妹妹,不仅是其外形与原著人物拥有极高的吻合度,更是因为晓旭本身熟读红楼,满腹才华,气韵神似,对黛玉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最终凭一首原创的清新小诗像极了林妹妹的手笔,赢得了导演的青睐。而今仅因为这孩子长得像曾经的宝黛钗就定角,是不是过于肤浅了?
的确,87版《红楼梦》是我们一代代人无法割舍的文化情结,可是我们拍片的初衷,不是忠于我们心中的荧幕经典,而应该是忠于原著,忠于曹公笔下的文字。
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不仅是商业活动,更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这样的影视剧不免有很多儿童受众,孩子们因为演员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难免会对其有更高的关注度和认同度,然后不自觉地模仿学习,这实在让我们担心会误导儿童的价值取向,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萌版红楼虽然演员都是儿童,但它的整个拍摄思路,手法,操作人员和主要目标受众都是成年人。它实质上就是披着儿童剧外衣的,带有浓郁商业化气息的成人剧。它成功地召唤起了成年人内心的“幼体滞留”,在“萌文化”中自我封闭,不想长大,然后顺利占领影视市场,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可是,大众追捧不代表科学,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这样畸形的趋势不容继续发展。在本应天真烂漫的年纪假装成熟和忧郁,又在已经长大理应承担责任的年纪里撒娇耍赖,闹着不想长大。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我们没有过真正自由的童年,也没有过足够成熟的成年。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