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上映后,影评号“亵渎电影”发了一条“张艺谋已死”的微博。电影投资方对此非常不满,甚至要发律师函起诉。“××已死”当然不是第一次听说,类似的早就有:纸媒已死、新闻已死、实体书店已死……那么,为什么总有人爱说“××已死”呢?
首先,这种说法是一种不含任何事实的观点。在自媒体遍地的今天,竞争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凭什么民众愿意在你发布的信息上停留几秒,是为了求真相吗?可是热点刚出时,真相总有很多版本,自媒体在呈现事实上并不占据可信度优势。如若夸大了事实,即便获得关注度,后期也会随着新闻反转而招来恶名,这样的风险太大。但售卖观点对于自媒体而言却是擅长的,就算观点极端,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中规中矩的表态往往会湮灭在言论浪潮中,挑衅的字眼配合强势的态度,才会有语出惊人之妙。那用逻辑和事实来好好说话不行吗?可是信息爆炸的今天,保险起见,大批的“标题党”还是被用来捕获民众一瞥。
其次,讲逻辑、摆事实需要成本,时间成本、脑力成本都不少。对于抢时间,占领话题制高点的自媒体来说,这当然比不上直接“贴标签”来得快速省事。人类从远古的先民起就有了分类的思想,“贴标签”也是其中一种方法。网络时代,事实越来越碎片化,当看到已经标签化的“事实”时,部分民众会省去中间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的时间。说“××已死”听起来强势,也只是多种标签中的一种,它狭隘而专断,但它迎合了部分民众的懒惰心理,自然也有市场。
另外还有一种趋势,就是过激的话语正在不断占领网络空间,违背此道的理智思考反而被疑为“来洗地”的“网络水军”。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某些争议话题或人物,轻则嘲讽,重则审判或诅咒就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某些自媒体发出“××已死”的呼号,像是在这样的网络生态中养成的保全之道。这不是反叛而是圆滑。
从民众角度看,相比娱乐性、争议性更强的话题,民众其实对于真相的渴求并不强烈。要想以话题来刺激民众渐高的兴奋点,只有在争议话题上越往偏激上走了。“亵渎电影”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常规的影评,从具体的思想、学术、审美角度去批评,但它并没有。它选择在第一时间制造话题,这正好贴合了网络娱乐之道。在话题上站队、开撕、讨伐,大家都可以在狂欢中玩得酣畅淋漓。而这样的快感就像是“精神鸦片”,虚耗了民众追求真相的动力。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相比于奥威尔的《1984》中的那个恐怖的老大哥,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充斥糖衣炮弹的世界才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已死”这样的话一次次挑逗着民众的敏感神经,被用得多了,神经渐渐地就麻木无感了。“摆事实,讲道理”从来就没有过时,奉劝某些媒体(自媒体)最好还是回归到好好说话的路子上来。如果想学尼采一样创出“上帝已死”的金句,就有些东施效颦了,况且朗朗上口的“上帝已死”本身是被广泛误读的名言。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