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浙江理工大学火了,该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蒋某受骗后拨110报警,却被校方进行了处分,称该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校声誉,违反校规校纪。
这张赫然写着“一式三份”、用红头文件格式、盖了公章、正正规规编了文件序号的奇葩处分一夜走红之后,各方舆论迫使校方不得不再次进行公关。大约校方的笔杆子也知道这地不好洗,索性就把锅甩给某位管理人员,并专门强调了这是某位管理人员在没有向学院领导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作出的“处分”决定。只是这又暴露了自身的另一个问题,该校的处罚流程就这么随意吗?
很有自知之明的校方,为了防止挨骂,就先关闭了评论区,让广大吃瓜群众为没有场地而感到郁闷。这种预防性拉黑的不入流手法,和百分百的甩锅技能,共同给浙工大校方的公关打了零分。
法律的归法律,教育的归教育。从未听说受骗后拨打报警电话是非法的行为,校规更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校方未尽到帮助学生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被骗财物的责任,却反咬学生的报警行为,不过是天真地想把事件“压下去”、减少学校的“负面新闻”而已。
越是底气不足、实力不够,越害怕负面事件扩散后产生的影响,才越是想要镇压,但结果往往都是适得其反。
无独有偶,与浙工大一起火了的还有南工大。在14日的凌晨,南工大的生物工程楼突然起火,一名南审的学生在微博上发布了起火的视频,以提醒大家注意人身安全。然而令博主“徐家公子”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段视频却让自己“引火上身”。南工大的部分学生认为此视频有辱自己学校的形象,是给自己的学校造谣抹黑,要求博主删博,以避免事态的扩散。有的甚至对博主进行了人肉、恐吓和私信威胁,半夜进行电话轰炸,个别公众号甚至还挂博主照片威胁。
这究竟是“网上灭火”还是“网络暴力”?发生火灾的第一反应不是想到救援和提醒未受害者,而是捍卫自己学校的“形象”?
勇于曝光的孤胆英雄坚守正义和良心,并没有迎来鲜花和掌声,而是打击报复。这是这个时代的黑色幽默——自己的学校再差,也只能自嘲,外人不能说一丁点不是。
“徐家公子”依旧坚持不删微博,认为自己没有做错。然而个人的力量依然难以改变“枪打出头鸟”的社会规则,在两天之后她发博称将微博“卸载几天”。面对无端谩骂却无力反驳,逃避是她最后的路径。
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受众,我们迫切渴望的是全部事实真相。然而管理方却往往选择掩盖事实、遮蔽真相,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声明维持人心稳定。殊不知,正是官方公开证据的缺失才给谣言和八卦提供了生长沃土,它们依据着片面事实肆意生长,使得人心依旧惶惶。
发生火灾不让外传,遭遇诈骗不能报警,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或学生为了维护本校的“声誉”而做出的可笑行为。然而莫笑他人痴,更有痴似他人者。若自己是当事人,又有多少人能“拎得清”呢?
唐代骆宾王曾说:“而欲图侥幸于权重之交,养声誉于众多之口。”一个人的声誉要靠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维系,一个组织的声誉要靠众人的认可来塑造。不是“掐死”负面新闻就能有好声誉,更不是只报道正面新闻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才是树立声誉的最好办法。
学校不是大酱坛,学校的“好声誉”不是捂着盖着就能发酵出来的。
文/刘文争(湖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