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约客》杂志的一张最新封面毫无征兆地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封面上,人类坐地行乞,机器人则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显——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工作机会被不断进化的机器人剥夺,从而沦为了流落街头的弱者。
早前,国外媒体基于剑桥大学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其一,如果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
其二,如果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这个分析和说法的准确性如何,可以莞尔一笑,但有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未来哪些职业会否被机器人“淘汰”。机器人不能取代的人类工作,早在人工智能还没广为人知时,就有不少人认为是涉及情商的工作。
现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分析人员同样认为涉及情商的工作,不太容易被机器人抢去。涉及创意和审美的工作,也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这也意味着,即便是那些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和大量的重复性劳动的工作,只要有创意和花样,同样也不容易被机器人取代。
例如美国的普通邮差弗雷德,他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人性化服务,得到公司的重用和屡屡加薪。所以,无论什么工作,踏实肯干、创意和想象力以及超值服务,都是永久拥有饭碗的保证,即便机器人与人竞争有更快的效率,但后者在情商方面,决不会败在机器人手下。
直到现在,机器人也还是冷冰冰的,不会与人交流,更没有协调能力。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公民资格的机器人索菲亚声称要“毁灭人类”,但它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它不仅没有自我思维,也没有同理心和实际的社交能力。
机器人没有情商意味着这是它的短板,因此不可能取代人类需要情商高的职业。但是,这个短板也意味着索菲亚“毁灭人类”的玩笑可能一语成谶。不会与人沟通和协调的机器人,一旦在现实和工作中遇到不如己意,准确地说不符合程序的指令和行为时,机器人既有可能永远都按程序来办理,也有可能蛮干,甚至恼羞成怒,毁物伤人。此前,已经有过机器人伤人的事件了。
显然,恼羞成怒属于情商的范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机器人或让机器人深度学习。如果未来,人类教会了机器人理解和拥有情商,或者机器人真的可能像生物那样演化出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也意味着人类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被取代,人就好好享受机器人替人工作创造的产品。不过要解决的是,人类如何永远管理机器人,既让其乖乖为人服务,又要被人类锁进笼子,不能“犯人作乱”。
所以,人工智能再怎么发展,对于一个一心想好好工作并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人来说,都不太可能失业,这也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再说,活到老学到老不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永远有工作的基础么。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