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吼娃”也是一种家庭暴力

2017年10月25日 13:32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日前,关于“陪读吼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网上帖子大多是家长的吐槽,但孩子们对此到底怎么想?随后,一家出版社突发奇想,向不少小学生征集了关于“吼娃”的感想,孩子们的“真心话”让不少家长直言“太温暖,笑了又哭了”。(10月24日《新闻晨报》)

  此前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开始,一次家长对孩子全面“戒吼”的实验在成都发起。这项实验要求家长们加入微信群,加入之初每对家长需交30元激励金,按照规定,“戒吼”30天的家长,可取回30元激励金。截至5月底,“戒吼”实验已开展三期,每期持续30天,已有150对家长参加。结果,没有一位家长能够成功完成每天的“戒吼”打卡。可见,家长“吼娃”,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家长“吼娃”,除了怒斥、责骂之外,还包括罚站、罚跪、甚至动手打孩子,正所谓:“一天不打,就上房揭瓦”。对于不听话或偶尔犯错的孩子,许多家长是非打即骂。因为目前不少家长对这种惩戒方式大加赞赏,认为这样既惩罚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又痛醒了孩子的羞耻心,可谓是一举两得。殊不知,家长打骂孩子,是一种虐待未成年人行为。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未成年人”。

  事实上,家长“吼娃”,是对孩子人格尊严的极不尊重,将会造成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模仿性强,可塑性也比较强,更容易酿成不良的习惯。这时候,家长要采取循循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同时,要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共同帮助未成年人慢慢改掉不良习惯。如果采取“吼娃”等“激进”的管教办法,非但达不到让孩子改掉恶习的目的,反而对孩子未来的身心、人格、情绪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问题是,对于家长“吼娃”,这种常见的家庭暴力行为,法律显得很无奈,目前仅停留在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是否值得效仿的讨论和争议的层面上。比如,之前发生的“虎妈”、“狼爸”等事件,人们只关注该不该学他们,而忽略了他们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身心的伤害,更没有考虑到拿反家暴法的标尺去衡量。以至于“虎妈”、“狼爸”等“名人”层出不穷,虐待子女的家庭暴力时有发生,受虐待的未成年人也难以逃出虎口,得不到应有的救助与保护。

  可见,当家长的“狼性”,挣脱亲情的束缚,开始蔑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权利时,敬畏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吼娃”为代表的家庭暴力,造就不了有用之才。相反,在暴力教育中长大的孩子,难免会存在懦弱、胆怯、甚至自闭等心理缺陷,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特别是,家长“吼娃”等,是法制观念缺失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运用反家暴法,倒逼家长“戒吼”。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