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
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要谨小慎微,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
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继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性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描述新时代的特点与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这个新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带来许多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报告提出,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这一认识是建立在我国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上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建国之初,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这一认识是建立在对时代特点的判断上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也已经解决。不久还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这种变化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生产力落后已经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现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然,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看到主要矛盾转移的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并没有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然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临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社会保障不完善、法制建设任务繁重等国内问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特点决定了经济建设依然是新时代全党工作的中心,也决定了发展仍然是新时代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时代的使命
新的时代提出了新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要谨小慎微,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要在新时代完成好这一阶段的使命,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论自信,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眼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报告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这一认识,确立了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战略安排
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我们在新时代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