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学发“恋爱须知”果真是“管得太宽”?(图)

2017年10月13日 16:11   来源:东方网   陈海荣

  近日,网上热传一张“大学生恋爱须知”的图片,出处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须知内容为:大学生恋爱避免同居;发生同居应该采取避孕和预防性病传播措施;意外怀孕应及时与家长、学校卫生所、辅导员、所在学院领导沟通,商议解决办法;意外怀孕生产,当事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承担父母赡养子女的义务。转发之下,引来大学生讨论。(10月12日《华商晨报》)

  时称世易,大学生谈恋爱,现在早已不再成为校园里的禁忌。这应该也是有些网友听闻此事后,表示对须知内容“感到无语”的原因所在。然而,虽是白纸黑字印着的“恋爱须知”,我却觉得,这更像校方的一种温馨提示,或可视作是大学开展性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看待这份颇显另类的“恋爱须知”,还是多作善意阐释,而不必抠着字眼去揶揄学校“管得太宽”。

  的确,大学里的学生手册印上了“恋爱须知”,似乎带有了规范乃至强制的意味。一些大学生总觉得“我们是成人”“自己懂分寸”,于是认为学校的这种善意引导,反而显得“令人难堪”或“有点露骨”;但实话实说,通篇看过前述的这份“恋爱须知”,根本找不着任何强制性、命令式的措辞。倒是让人联想到,时下媒体常有爆出大学生生子抛弃的新闻,学校给予必要的引导与警醒实有必要。

  有句耳熟能详的说法称,“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这自然没错;但还有一句老话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换言之,“学问”不仅是“纸上得来”的知识,更包含着对纷繁世事的体验与亲历。同样对待大学生之间的恋爱,前几年,浙江的一所大学在宣传栏上贴海报,鼓励学生“大学期间至少应该恋爱一次,无论成败”。这就不仅仅是一种恋爱观的引导,何尝不能看作是对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竞争的心理辅导?

  “鼓励恋爱”也好,“恋爱须知”也罢,这里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唯有异曲同工的用心。只不过,一个为了培养大学生淡看成败、敢赢也能输得起;一个则是,既要看到大学里恋爱的美好一面,也要预防热恋中有可能的“智商为零”。所以,把“恋爱须知”当作温馨提示,切莫无事胆大地任性行事,这非但无碍于大学生们的自由恋爱,恰恰是学校润物无声的悉心关照。

  大学生恋爱不是禁忌,并不等于适当的引导纯属多事。比起沈阳那所大学的“恋爱须知”,也有一些干预大学生恋爱的做法,就显得失之简单,甚而是过于粗暴。比如,有的把校园情侣的亲密照片,推上了“校园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有的高校成立所谓的“自律委员会”,专门去“纠正”校园情侣“不文明”的亲昵行为;还有的甚至组织女大学生集体承诺并宣誓“婚前守贞”等等。如此种种,对大学生的恋爱指手画脚,以及强行“规范”,那才可称是自以为是、令人作呕了。

  不必讳言,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青年学生的婚恋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作为诲人不倦的高校,与其热衷于预设什么样的恋爱才是“正确的”,或是什么样的恋爱属于“不文明”的,倒不如用“恋爱须知”来个丑话说前头,帮助其努力避免不想产生的局面和结果。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恋爱须知”其实是温馨提示    2017年10月13日
  • ·这样的恋爱须知没毛病(图)    2017年10月13日
  • ·“恋爱险”能保得住爱情吗?    2016年11月08日
  • ·“恋爱险”不保爱情保经济    2016年11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