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短短几小时之内,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小朋友画廊”刷屏了,只要花一元钱购买一幅自闭症儿童画作,就相当于向某公益项目进行了捐赠。而这些善款,将用于帮助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小朋友画廊”可能是继去年罗尔事件以来,最能引发全民关注的公益事件。跟罗尔事件一样,“小朋友画廊”同样经历了先是收获巨大关注再遭质疑的过程。“这些善款如何使用”“画作是否存在代笔”“微信是给了流量支持”,诸种质疑都被摆到台面上。这也迫使腾讯公益不得不出来回应质疑,表示善款使用将全部公开。
在“无反转不新闻”的后真相时代,网友对造成刷屏之势的新闻事件保持警惕,很有必要。尤其是对募款达千万级的公益项目来说,涉及面太广,而且跟残疾儿童有关,就更需要一副火眼金睛。
所以,诸多对“小朋友画廊”的质疑,其实构成一股监督力量,让1500万的善款真正惠及残障小朋友身上。
复盘这次公益事件,虽然项目依旧伴随某些质疑,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次运作,以极低的成本,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将大众内心深处的慈善欲望调动起来,聚沙成塔,完成了一次体量巨大的筹款行动。
这无疑对互联网时代的慈善提供了一个启示:互联网技术的赋权,极大拓殖了慈善的空间,一个筹款项目不仅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取更多注意力,而且“一键支付”的便捷性也让捐款变得容易。
但需要看到的是,互联网只是为网络募捐提供了一个基础设施,线上筹款项目每天都有,火爆的却只有“小朋友画廊”。“小朋友画廊”能成功,依托于互联网,更是因精准把握了互联网传播规律,讲了一个好故事,说到底,策划团队知道怎样抓住大众的痛点。
“小朋友画廊”是一个H5页面,里面是几十张残障儿童的画作,并配有作者介绍。与传统的“苦大仇深”式募捐相比,可视化的画作,加上一个有情怀的故事,显然更能激活公众的同情心。
另外,将捐款额度设置为一元,也把握住了大众的心理:捐一元人民币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小数目;而且,花一元钱就能“买”到一幅画,还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行了善(转发到朋友圈),简直也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
可以说,“小朋友画廊”在筹款上的成功,既是一次公益事件,也是一次成功的传播事件,而没有后者,前者很可能就达不到刷屏的效果。
社交媒体时代的慈善,传播苦难已经不是唯一且有效的路径,如何利用传播规律,如何精准把握公众需求,如何在不失真相的前提下讲一个有情怀的故事,正在引导慈善的新风向。至少从效果上看,“小朋友画廊”提供了一个成功示范。
但我们也要看到,筹款不是慈善的目的,用到受助人身上才是。在“小朋友画廊”筹款的H5页面上,我们始终没有看到预算使用情况,而这是一个公募项目最基本的程序要求。这笔巨款到底能不能用到残障小朋友身上,筹款机构应有及时透明地公开,以便捐款人监督。
慈善也需要讲故事、讲传播技巧、讲产品思维,当公众潜藏在内心的行善欲被激活,普遍的慈善氛围才能形成。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