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系”团队日益壮大,你怎么看?

2017年08月16日 08:29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 雨馨

  共享单车火了,“共享系”团队也日益壮大——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猫咪等纷纷面世,最近甚至还出现了共享马扎。不过,在共享经济火热的另一面,是正在袭来的倒闭潮:继悟空单车、3Vbike停止运营后,町町单车也以“人去楼空”的方式宣布了死亡,共享床铺更是甫一面世便“折戟沙场”。在冰火两重天的现实下,共享经济该向何处去?本报读者有话说——

  “共享就灵”别成“共享就死”

  共享单车出现倒闭潮,无疑给疯狂跃进的资本泼了一盆冷水,引人深思。

  在市场环境中,资本的嗅觉最灵敏,也最易冲动。一段时间以来,共享经济持续升温,旗下产品层出不穷。从单车到汽车,从充电桩到健身房,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享”不了。热潮涌动也让很多人陷入“集体魔怔”,视“共享+”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凡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披上这层皮再说。

  然而,市场规律是违背不了的。一个产品能否生存,不在于其挂靠的是什么“概念”,而在于其符合供需条件,为用户解决痛点。这些花样百出的共享产品换来的究竟是真金还是泡沫,经过市场检验自然现形。比如,共享床铺因资质、卫生等问题被叫停,共享雨伞和马扎一天丢失一半,共享充电宝因使用率太低而夭折,共享手机因隐私安全受到质疑……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共享经济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许多不适合共享、不合规律的,蹭上热点也飞不起来,只会摔得更重。

  创新的本质是打破窠臼,其价值在于差异化。这就意味着东西可以共用,但创意不能共享。在当下虚火过旺的共享语境下,创新成了概念包装,无疑是一种走偏。正所谓,“第一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是蠢材!”对于创业者来说,不想下功夫,只想借巧劲,复制再多套路也粘贴不出成功;没有原创加工,一味机械化地平行扩张产能,一共享就灵难免变成一共享就死。

  (北京 范荣)

  共享除了铺摊子还能干点啥

  共享概念的扩张显示了行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但除了铺摊子外,共享经济还应多辟出路。

  且不说,疯狂跑马圈地、走数量扩张路数的共享经济已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盲目投放的共享单车后续管理跟不上,反而带来了新拥堵;小区附近的运动场,不问需求、大肆挺进的装球机柜占用了大量公共场地……这些戴着“共享”帽子的新概念产品,很多都因投放过量抢占了资源、制造了浪费、带来了不便。

  作为一种新业态,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盘活存量,对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说白了就是不必“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求“你用我用大家用”。所以,相较产能扩张,投资者更应关注的是共享产品能否真正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让企业和社会从提高效率过程中获得收益。眼下共享单车火热,其实从本质上而言,并非是用户对单车本身有需求,而是对短途“移动”有需求。正是瞄准这个点,借助技术手段,共享单车才让人青睐。

  诚然,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业态,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但产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精心服务和过硬品质是永恒的王道。如果心浮气躁,以为把产品投放出去、抢占了市场就万事大吉,未免有些异想天开。没有良好的服务,缺乏完善的管理,迟早都会被消费者抛弃。所以,提醒那些头脑发热、盲目跟进的投资者,以产品为本,从用户出发,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最精、把最普通的环节做到最好,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北京 雨馨)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