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九寨沟地震 防灾减灾刻不容缓(图)

2017年08月09日 11:30   来源:东方网   陆敬平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8日23时30分,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伤。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后经灾区人民奋力抗灾自救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灾区重建工作早已完成。充分展现出大中国灾害无情人有情的感人一幕。谁知世事难料,2017年8月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又发生了7.0级地震,现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伤。灾情当即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国务院已派出由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阿坝州已启动Ⅰ级地震应急响应。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我们也相信,全国人民依然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不遗余力的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做到情系灾区,时刻关注灾区的情况,听从党中央统一部署,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捐款捐物还是亲赴灾区一线,和灾区人民一道做好抗灾救援工作。也就是说,不能一哄而起都奔赴灾区,以免发生道路拥堵反而给救灾添堵,形成好心办坏事的尴尬。虽然说,七级地震已属于强震,但由于震中人口密度不大,可能危害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但即使如此,灾区人民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做好抗震自救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余震等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也都在情系灾区,密切关注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从而形成全国一盘棋,随时听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要人出人、要物给物,以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与此同时,各地亦要认真抓好保护环境和抗灾减灾工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从思想上、制度上、措施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