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我国迎来第九个全民健身日。各地许多体育场所向公众免费开放,并提供优惠的健身指导服务。“全民健身日”已成为一个标杆,更是一股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到一系列计划、纲要的相继出台,到各类群众体育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全民健身已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热门话题。公园里、广场上,或跑步,或舞蹈,健身的意识,正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正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化为现实。
从今往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全民健身必将更加凸显“全”字的分量。一方面是人人都能够把健身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健身要与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有机结合,融合发展。与前些年相比,人们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大幅上扬。城市打造的一场场马拉松盛宴,以及跳进全运会的广场舞,这些群众参与度极高的体育项目都是有力证明。各种健身活动,既迎合了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也为全民健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健身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公共服务需要同步跟上。从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事件,到山东临沂的“暴走”队伍在机动车道上被撞风波,都可以窥见一个铁的事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条件有限遭遇旺盛刚需,发生类似争抢运动场地的矛盾自然在所难免。单纯谈论素质与文明,强调理解和包容,无疑只是扬汤止沸的权宜之策。
各地需以便民惠民为主轴,构筑起全民健身遍布城乡的大格局,打通服务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千方百计地补齐健身场地不足的短板。如广东新建社区体育公园367个,在全省范围内已逐步与绿道、健身步道及城市慢行系统连接,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立体全民健身场地网络。另外,其“一地多用”的模式,也为健身场地的供应提供了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样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城市建设中谋篇布局,提高现有场所使用效率,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是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积极回应,也是我们走向现代治理、迈向体育强国的题中之义。
从个体参与到形成风尚,中间隔着施展手脚的健身场地。无论是呼之欲出的银发健身潮,还是已经激活的健康意识,都需要一处可供安放的物理空间。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我们要让全民健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从个人层面上来看,我们要让体育与快乐同行,运动与生命同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