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催生数字货币融资热潮 说说数字货币的短板

2017年07月28日 08:16   来源:人民日报   曲强

  近来,高涨的比特币价格催生了各类数字货币融资(ICO)热潮,而8月1日即将到来的比特币网络分叉扩容事件,引起了比特币价格的大幅震动,令数字货币的发展再次充满不确定性。

  数字货币要成为一种未来货币形态,首先要具备现有货币的所有功能:支付手段、流通媒介、价值尺度、价值贮藏等。然而,以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现有数字货币在一些传统问题上依旧存在挑战。

  从支付手段功能上看,要想将现有数字货币普及到大众日常交易场景,技术上还有不少挑战。以此次比特币扩容为例,扩容不是增加比特币的总体数量,而是增加现有区块链账本的容量。每笔比特币交易就像一页账单,而一个区块就好像把一叠账单钉成一个账本。每10分钟比特币网络上就会形成一个由“矿工”计算加密打包的“账本”,这些账本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大家常说的区块链。

  初始时,每一个区块的数据容量是1M字节,在比特币交易不甚频繁的过去,这个容量并没问题。随着比特币交易数量增大,每单交易排队等待“打包”确认进入区块的拥堵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于是,相关技术团队提出,要对每个区块进行扩容,比如升级为每个“账本”2M容量。换个“大车厢”,单位时间内能“上车”(进入区块)“乘客”(交易数量)可以相应增加,交易拥堵的状况也将得到缓解。

  交易的速度和交易的可靠性,是一个支付系统的生命。从过去支付金、银,到后来的纸币、信用卡、手机支付,人类自有货币以来,支付行为几乎都是瞬间完成的。而现在,由于涉及比特币“矿工”的巨大利益,将区块扩容到2M的小改进都难以取得共识。即便扩容问题顺利解决,比特币网络的交易速度依旧不及现有体系。加上比特币网络没有中央清算机制,因此它既是支付系统,同时又实时清算,每笔支付经过区块验证后实时划转到账。放到未来巨量的经济体量和交易数量中,现有比特币的交易效率是不可容忍的。

  由于比特币限制供应总量,持有者认为它具有抗通胀的作用。但由此带来的通缩问题,对经济危害甚大:货币供应无法跟上经济分工的扩大和技术爆炸;现在手里的钱永远比将来更值钱,这将抑制生产和消费。货币本身成为财富和追逐的对象,带来的后果就是,比特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大量退出流通,而社会又需要创造其他支付手段应对流通问题。

  毫无疑问,数字货币是对建立未来货币系统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其前提是要与现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技术、文化水平相适应才可行。过去,我们过分强调现有信用本位制度下,数字货币的匿名性、信用性、财富属性等特征,却忽略了货币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时下的各类数字货币融资热潮,并不意味着数字货币作为货币越来越普及,反倒是被一些人当作“数字资产”来贮藏、炒作或用于非法目的,这就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