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移动支付应由“国家队”主导

2017年07月21日 08:05   来源:环球时报   秦安

  恰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之际,中国各大行和互联网巨头争先“联姻”。这种集体“联姻”应该是国家金融机构直面尴尬、主动变革的重大举措。但在支持变革、鼓励创新之时,必须警醒的是,在资金流信息管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作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中国各大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不可替代。

  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呈爆发式增长。但支付安全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如果大量交易不是通过银行体系,而是成为一两家支付公司体系内交易,将大大影响中央银行在货币流通上的掌控力。这是国家和央行在集体“联姻”时必须思考的问题,既不应回避,也无法回避。

  当前,移动支付主要控制在两类力量手中。一类是已经占据市场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他们以强大的实力、灵活的策略,让境内外商业合作机构乃至各类政府单位争先恐后伸出橄榄枝,并成功结合。另一类是中国银联与银行体系。互联网巨头在合纵连横之时,中国银联与银行体系也通过推出移动支付体系和苹果、华为等合作,拓展海内外市场。但这其中,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通过中国银联等国有银行体系的国际合作,是否更有利于掌控金融数据?互联网巨头掌控的移动支付,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与金融信息流,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在国家可控体系外循环?这些问题绝非危言耸听。比如,媒体就曾警示过,支付宝和三星支付曾经尝试过的合作存在极大安全隐忧。

  这两种力量,一类是“市场队”,一类是“国家队”,各有优势劣势,各有立场利益。当然这两支力量也在加强合作,国内国际力量交错其中。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看,如果这样的体系背后不是国家掌控,而是外资,或者说这样的体系与外资进行深度合作,尤其是面对国际巨头和国内国际资本控制的互联网巨头可能的合纵连横,就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重点关切,其可能造成的国家金融安全风险更应得到深入分析,以做到应对有策。

  总体来看,在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拥抱互联网、便利人民生活的同时,必须坚持国家金融安全的底线不动摇:第一,要把金融信息流仍旧掌握在“国家队”手中;第二,要把移动支付发展掌控在自主可控的体系之内;第三,要把国外机构入华的可能风险降到最低,坚持安全可控。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有识之士曾经指出,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移动支付的双重属性,它绝不仅是市场化的私人产品,还是关乎主权荣辱的“公共品”。在一个较长的阶段中,作为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个人支付系统,最好还是由政府和相关机构主导。(作者是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