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小城盛放,亦在北上广奔腾

2017年07月20日 13:14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阅读提示 】《写给上铺兄弟一封信》走红原来青春不止北上广

  光明网评论员:青春苦短,每一代年轻人对梦想的执迷与追逐,大概就是“青春中国”勃然有致的模样。今年,795万毕业生迈出高校走向社会。

  最近,一封题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在帝都还好吗》的网文引发热议。信是一个曾在大城市打拼却最终选择回到小城景德镇创业的返乡者,写给他多年不见的北漂兄弟的,当写信者看到兄弟朋友圈中发表的状态:“还不完的房贷,看不起的病,上不起的学,无处安放的青春……”,于是撰文回应:“累了,就回小城坐一坐歇一歇”。至此,“青春不止北上广”的话题又引发了10W+的网友讨论。

  这些年,“逃离北上广”还是“奔向北上广”的话题,隔三差五就被拎出来纠结一回。有人说,纠结到最后,什么答案也没有。这话未必尽然:第一,高频率的纠结不是坏事,一切思辨,源于热望。第二,“北上广”大概就是个符号,就像浩渺历史里,如乱花迷眼的“十里洋场”、如火红激情的“革命圣地”,它给予不同时代年轻人孵化梦想的最佳土壤。我们看似谈论“北上广”,不过是在聊聊青春安放的路径选择。

  在景德镇小城埋首素坯、勾勒青花,这固然是一种悠然惬意的生活图景;在北上广大都会鲜衣怒马、烈焰繁花,也不失为一种浩荡辽阔的人生态度。在北上广与小城镇之间,有人喜欢将之作为鱼和熊掌的单选题,要么诗化小城镇的安逸,要么妖魔化北上广的压力,但事实上,城市不可能是一样的格局、一样的格调,无论是自古的长安城与边远郡县、亦或是欧美超级城市与农庄小镇,他们总是相辅相成又相伴而生,在年轻人的生存印记里,终究是谁也替代不了谁。

  年轻人的“北上广情结”,不过是人往高处走的趋利性选择,是“孔雀东南飞”的社会自由流动。青春的风险偏好与老年人的实际选择,不在一个序列之上。个体的生存体验,更不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年轻人生活现状。不少人喜欢以数据来佐证大城市的人才吸附效应在边际递减,比如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一季度“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1%和74%,均大幅高于一线城市24%的增幅。不过,增速不是总量;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亦显示,IT/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同比增加56%。小城镇的IT/互联网行业用工需求,恐怕始终跟北上广深的体量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小城镇不是“关系酱缸”,大城市亦非“人间炼狱”。上铺兄弟陈述的“还不完的房贷、看不起的病、上不起的学”许是实话,却未必是被逼无奈的表情。大城市居之不易,这是自古以来的铁律,可以嗟叹,无须矫情——因为生活的胜汰规律,不会为谁推开悲悯的大门。道理很简单,你在大城市披星戴月,亦享受着别样风景。真正的问题,大概就两个:一则,客观看待城市的变量。北上广不是地狱,亦不是天堂。人生选择的性价比,也是冷暖自知的事情;第二,在哪里生活,跟活得好不好未必成正比。城市的现状,终究是青春的外因。不怕你在哪里,就怕你在哪里都不肯努力。将命运的走向归咎于城市载体的选择,说到底,终究还是唯心的宿命论。青春在小城,亦在北上广;人生辽阔,自然处处风景。

  小城来信温润人心,人生疲累亦要休整。不过,此岸还是彼岸,逃离还是坚守,其实都不要紧,关键是梦想终究不能止步,而每个城市都能安放奔腾的青春。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