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推动“三农”转型发展

2017年07月19日 10:52   来源:人民日报   陕西省大荔县委书记 王青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体现了“三农”问题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作为“三农”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更是地方执政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近年,陕西大荔正在探索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现融合转型发展、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子。

  经济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特别是立足于农村地区实际的内生动力,而这就需要产业的发展。大荔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我们紧扣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业态融合。培育出了“旅游+”“体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在某种意义上,大荔的土地就是车间,冬枣等农副产品就是可循环开采的金矿、银矿。“大荔冬枣”生产标准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同时我们按照“旅游+”的发展理念,把旅游业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打造成县域支柱产业。一旦做大做强了优势产业,就如同为农村经济安装了强劲引擎,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机制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在源头上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环境脏乱差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顽疾,而在治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综合整治资金短缺,村庄建设规划滞后、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大荔县通过建立投入机制、保洁机制,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事情由谁管”的问题。并制定了“清洁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三套指标体系,全县400多个自然村同时启动、梯次推进。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00万元,捆绑涉农资金2.5亿元,村民自筹2000万元,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形成镇镇成立环卫分队,村村聘请保洁员,户户配备垃圾桶,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了长效清洁机制。

  组织保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能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大荔县坚持领导主抓,瞅准目标、扭住不放,以实践锻炼人、提升人、改变人。从县委书记到每个村组干部,每天都在一线跟群众打交道,俯下身子、干字当头,带领群众建设美丽乡村、实现脱贫致富。比如平罗村村支书赵建民,从2011年起就带领村民流转土地搞设施农业,流转出去1800亩土地,与陕西大荔尊天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起温室大棚,种植冬枣、花卉。村民每年从公司获取土地承包费,在公司打工也有收入。5年来,先后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标准化设施瓜果菜种植1.5万亩,建成300多座温室和大棚、600亩花卉观赏和繁育基地。

  目前,大荔全县所有村都建成了清洁乡村,40%的村建成美丽乡村,20%的村建成幸福乡村,赵渡、下寨等4个镇建成“美丽乡镇”。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