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形资助”贫困生彰显大数据思维

2017年07月14日 08:02   来源:西安晚报   陈广江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一项“生活援助计划”感动了不少网友。该校通过监测每个学生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情况,进行精准资助,“如果每个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费。”这套资助方式,由中科大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已经“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近年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到中科大“取经”。(7月13日《现代快报》)

  没有提交受助申请,没有现场演讲“比惨”,也没有班级评议……原来资助贫困生也可以如此低调、暖心。“大数据”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一个词,但早在13年前,中科大就开始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了,其成果更是有目共睹——这种暖心之举已在全国推广。

  长期以来,高校资助贫困生的方式饱受诟病。为了公平,一些高校制定了苛刻的程序,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必不可少,“贫困证明”也是硬杠杠,有的还搞出登台演讲“哭穷比惨”的闹剧,让受助者的尊严无处安放。越贫困越敏感,不少贫困生选择放弃。但若程序不透明,又难免暗箱操作,资助金可能沦为班干部的“唐僧肉”。

  如何在公平和尊严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呵护受助者的自尊心,又能实现精准资助?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总有一种相对最优。在大数据支撑下,“偷偷”给贫困生打钱即是最优选择。大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通过分析每月的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基本可以得出这个学生的生活水平。

  当然,“隐形资助”在理论上也有漏洞。比如,某些学生故意不去食堂刷卡改去外面餐馆吃饭,有些女生因节食瘦身消费较低,少数当地学生经常回家用餐等,难免产生“不实数据”。这考验着高校的管理能力和智慧。中科大的做法是建立贫困生动态数据库、完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加大筛查和审核力度,将误差最小化。大数据不是“死数据”,管理必须跟上。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