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慢就业”也要悠着点儿(图)

2017年07月12日 11:23   来源:南方网   秦仲

  随着95后毕业生步入社会,“慢就业”正在成为新生代就业群体中的“另类”选择。他们的就业观真的如此另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群职场新人将如何规划未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不同于80后、90后的“毕业即工作”模式,95后更多地考虑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就业质量,他们不将就不妥协,选择以暂缓就业的方式应对“迷茫”。(7月11日《广州日报》)

  “慢就业”不是95后的发明,此前大学毕业生中就已经出现了“等想清楚再行动”的“慢就业”群体,从理论上讲,既可以通过观察、比对,选择自己更喜欢或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也可以避免盲目跟风“入错行”、“搭错车”导致的被动和挫折,一种程度上显露出现时代青年就业选择的多元心态和个性思维。正如有关人士指出,“慢就业”作为个人选择,只要不啃老无可厚非,别人也干涉不得,但客观、冷静地看待,“慢就业”也要防止陷入认知误区。

  “慢就业”并不等于就能等到适合自己的,不要迷信“慢”。看清楚再决定、想清楚再行动,表象上看的确没有错,是一种理性表现,问题在于,你不去接触、实践、体会,怎么会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存在是不争事实,都指望完全按自己的想象、好恶去做就业选择,不少人或许只能品味到什么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慢就业”未必是职业生涯正确打开方式,切莫盲从“慢”。道理上讲,等待时间、看准机会,可以迅速进入角色,可以避免走弯路、达到以慢制快的效果。然而,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快节奏时代,当你还在观望、坐等机遇的时候,别人或许已经摸到了门道、适应了环境、挖到了第一桶金。正视自己、认清现实,早打算、早行动,才能避免落伍、掉队。

  “慢就业”不是规避选错方向的必要路径,无须依赖“慢”。当今社会人才流动、职业跳槽早已是常态,发现工作不理想或者有更好的选择,完全可以随时做出调整。既不要拿“慢就业”掩饰“高不成低不就”心态,更不要以“慢就业”作“怕就业”、“懒就业”作藉口。“慢就业”不具有普适性,并非每个人都“慢”得起,只是因人而异的小众化就业选择,不让内心的迷惘困住自己的脚步,不让宝贵的青春年华虚耗在无谓的等待里,或才是我们应有的就业姿态和择业智慧。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让改革为青年搭建更大就业舞台    2017年07月03日
  • ·兜牢就业这个基本民生底线    2017年03月06日
  • ·促新型就业应完善征信体系    2017年02月15日
  • ·找准经济新方位 培育就业新动能    2017年02月10日
  • ·“慢就业”可以理解但不宜纵容    2016年12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