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7月6日中国新闻网)
农民拥有宅基地,不管是砖瓦房还是土坯房,面积都比较大。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5.8平方米不稀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6平方米,意味着三口之家都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从数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不仅比过去大得多,甚至还超过了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但是网友对如此光鲜的数据并不感冒,不少网友调侃说自己拖了国家的后腿。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发生严重分歧,问题出在哪里?
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有相当数量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达不到人均36.6平方米的住房面积。网上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虽说段子是针对居民收入说的,但是,人均住房面积与人均收入道理相通。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在调研保障性住房会议上曾表示,有权有钱部门的人员有4、5套房子很普遍,多余的房子都不愿低价出租,没房子的人只能高价租住。再加上富人购买多套、大面积住房,炒房族囤积住房。城镇住房总面积加起来确实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胶囊公寓、蛋形蜗居、集装箱、群租房之类的消息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如果房价继续一路高歌,住房配置继续释放马太效应,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数据再漂亮,让落在后面的人共享住房面积的虚荣是件滑稽的事情。
其实,居民住房面积的增长不取决于数字好看,而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否真正受益。如果普通城镇居民特别是进城者居住条件改善不明显,即使人均住房面积再大,对无房户、蜗居族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谈住房面积,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拉无房户、蜗居族给房叔、房姐垫底子,而是为了让广大百姓享有居住尊严。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住房,统计调查机构把登记在册、有据可查的住房套数、面积统统相加,再除以全国城镇常住人口总数,得出人均住房面积,尽管工作量不小,但是难度不大。难的是,如何平抑高昂房价,缩小住房配置马太效应,切实增加普通民众特别是困难民众的住房面积,提高他们的居住质量,维护他们的居住尊严。
实际上,那些人均住房面积之外的人特别是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状况很不乐观。不谈拥有自主产权住房,由于房价居高不下,房租节节攀升,城市公租房政策内外有别,好多大学生毕业生、农民工在城市根本租不起房,只能与人合租、群租,甚至在胶囊公寓与集装箱里挥洒筚路褴褛的青春。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无房户、蜗居族或许就是“最短木板”。我担心的是,如果处于“最短木板”地位的无房户、蜗居族住房状况没有真正提高,即使人均住房面积愿景再美好,即便有钱有权部门与富人充分享受了住豪宅别墅的惬意,也与这些边缘人群无关。如果不理清这些问题,简单地以人均住房面积审视发展成果,判断百姓的居住条件,难免有些偏颇。不仅无房户、蜗居族伤不起,感慨自己“拖后腿”,还会误导政府宏观决策。
人均36.6平方米的城镇住房数据很有面子,但是网友坦言“拖后腿”揭了人均住房面积“虚高”的丑。对此,政府要积极回应,拿出实际行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促进房价理性回归,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让普通民众获得增加收入和改善居住条件的实惠,而不能躺在人均住房面积的政绩沙发上沾沾自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