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上的作者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的文章,被网友指责抄袭新华社记者的文章。记者经过对比发现,由李志锋所写的这篇名为《欲明人者先自明 欲正人者先正己》的文章,共有1566字,由新华社记者所写《新华时评:严以律己重在自重、自省、自律》,共有949字。算上标点符号,二者之间一模一样的字有874字。(7月4日 央广网)
抄袭还是借鉴,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时说“抄”没问题,说“借”也说得过去。或抄或借,古已有之,名人亦有之。
《容斋随笔》记载,大名人黄庭坚就抄过白居易的诗。白居易写《寄行简》:“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飨。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而黄庭坚把这首诗分为两首:“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达,何用一开颜。”“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到乡社。”
喜剧的是,白居易的诗和杜甫的诗也极其相像。比如杜甫写过:“夜足霑沙雨,春多逆水风。”白居易就把五言改成了七言:“巫山暮足霑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一千多年前尚且如此,今天看来似乎也没啥值得惊讶的吧。可当真如此吗,古今能如此相提并论吗?
回来看这文章吧,标题就挺滑稽的。欲明人者先自明,抄袭别人的文章如何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抄袭别人的文章也叫正己?看来没有真正读懂学透“严以律己重在自重、自省、自律”一文的良苦用意。没有自律何来自重,也许只有经历过后才能懂得自省,一篇文章背后,不就是把自己抓了个“反面典型”?滑稽的事还真不少。
也许这都是表象,背后并没有那么多需要上纲上线的地方,现在来批驳,也许什么都不为过,比如涉嫌抄袭,德行就不行,是失德的表现,德才兼备,没有了德,这样的干部还能用吗?又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就喜欢假大空,说套话官方空话,根源还在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怪等等。其实这些批评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批评和事情本身不在一个频道,就变得滑稽,还有无病呻吟之感。
也许你批评你的,当事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他压根就不是你批评的那样,压根就不是你分析的那样。你掰掰抄袭的根源,细数抄袭的危害云云,说得大道理头头是道,不也是空对空吗?
本身就是没有营养的文章,本身就是大空话,文字的拼拼凑凑、剪剪贴贴,重复多少字,相似度几何又有何意义,署谁的名字,又有何区别,既不是创新,更不是创造,更无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也谈不上文学作品。能像古诗那般千年传承吗?过了今天,谁还记得,没有营养的文章,是抄的如何,是借的又如何,价值几何?
不过就是一次弄巧成拙而已,花时间去探讨都是徒劳。建立在没有价值的基础上的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讨论。类似的乏味文章还有多少,在倡导改文风的今天,为啥还有人热衷那些八股式的拼接?刊载如此文章,影响力几何,不过浪费点本就不值钱的版面而已。与其费时费力去拼接套路文章,与其为此去设置专职岗位,与其让韶光耗费于此,与其去刊载没有营养价值的文章,还不如干点实事。老实点,少些沽名钓誉,少些虚功,多些实干。毕竟说得漂亮,不如干得漂亮。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