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地铁性骚扰风波 有一分证据才能说一分话

2017年06月01日 07:59   来源:钱江晚报   魏英杰

  端午节这天,我所在的一个评论人的微信群炸锅了,几个人为了一桩地铁性骚扰风波争论了大半天。大家的争论缘于,这起性骚扰风波的一方当事人来头不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经济学者仲大军。

  5月27日,女网友@一枚粘人的小妖在微博中披露,两天前在北京地铁五棵松站遭遇仲大军“袭胸”并遭其殴打,随后她又公布了派出所处理结果(拘留五日)并公开了仲大军个人信息。5月30日下午,不堪网友“人肉”和辱骂的仲大军在微博上发表《肢体的暴力还是语言的暴力?——地铁事件真相》一文,否认存在性骚扰,指责当事人“造谣污蔑,歪曲事实,刻意制造两代人的仇恨……”

  一桩普通的治安案件,为什么引起这么大波澜?浏览了下网上言论以及微信群的发言,有人纠结于到底性骚扰了没有,还有人关注打人者的身份及其平时言论,更有人认为,女性因衣着暴露而遭遇性骚扰也该反思,等等。有些专业人士对此案的解读,甚至不如街头巷尾的议论,令人意外。究其原因,不少人在讨论这事情的时候,把不同层面的问题带入讨论,因此陷入了各说各话。

  要想厘清这桩风波,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跟着事实走。在没有权威信息披露前,不论是女网友说仲大军性骚扰,还是仲大军辩称没有,都只能作为单方说法。哪怕是相信其中哪一方的说法,也只是一种主观判定,而不能当作事实。这是许多人在讨论中容易犯的毛病,也就是把主观评判当作事实前提,从而否定了其他可能性。

  从目前的证据以及警方的处理结果来讲,性骚扰与否暂且不提,仲大军殴打对方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不仅得到了警方的认定,连仲大军本人都已经承认。那么,这桩案子无非是:仲大军性骚扰并殴打女性,或者仲大军没有性骚扰但殴打女性。若是前一种情况,相信不会有人同情仲大军;而对于后一种情况,有些人纠结之处在于,仲大军可能是受不了对方诬陷而出手的,因此值得同情。

  问题是,被人指责性骚扰,就是出手打人的理由吗?换个说法,同情仲大军被人诬陷,就能抵消他打人这一事实的违法性吗?显然,性骚扰的成立与否,与打人行为要不要受罚是两回事。这一点,仲大军本人也不否认。(“失态之处,我已做反省,公安部门也给予了行政处罚,也请大家谅解。”)至于仲大军本人的身份、年龄,或者这名女网友是否衣着暴露(没有信息表明这一点),都不是对此案作出是非评判的要件。

  一段时间来,网上舆论对一些社会热点的评论,经常让人有“评论太多,事实明显不够用”的感慨。这指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媒体报道的不足,官方权威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及时,以及网友发表观点之简便快捷等。但不管舆论生态如何变化,有一点原则终须守住,这就是“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否则,真相只会越来越遥远。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