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提升广东全球价值链地位

2017年05月15日 07:42   来源:南方日报   毛艳华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总结汇聚了各方共识,梳理了重点领域合作,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沿线各国推进国际产能和投资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因此,相对于以往WTO的多边主义,“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更有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广东最早实行改革开放,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从价值链的低端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其经济是典型的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保持了广东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要素报酬和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后,广东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市场大幅萎缩,成本要素变化与外部市场冲击双重因素倒迫广东企业率先“走出去”,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事实上,从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来的实践来看,企业“走出去”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很多的联动机制。不管从交易数量和金额看,广东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都位居各省市之首。由此相对应,在全国民间资本投资普遍不振的环境下,广东省民间投资逆势上扬,2016年同比增长13.5%,远远高于全国民间投资仅3.2%的增长。新增投资主要流向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服务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既是现阶段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配置优化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快塑造广东新型比较优势和提升广东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机遇。

  广东企业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通过“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可分为四种类型: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导向型、技术和战略资产寻求型。而按照日本、韩国产业升级的经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引进技术、学习、创新,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衍生;二是将产业向周边国家或地区转移,通过更广范围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区域合作的价值链或者生产网络来提升地位。笔者认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通过促进出口贸易、转移富余产能、获得先进技术和稳定资源供给等路径,可以推动广东产业升级和提升价值链地位。

  首先,“走出去”促进贸易出口。进出口贸易是构建多元开放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主要内容,广东经济增长对外贸有着较高的依存度。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销售网点,扩大广东产品对东道国出口,可以推动出口贸易增长,有利于保持广东经济稳健发展。另外,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增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产生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效应,带动相关产品及服务出口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广东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次,“走出去”转移富余产能。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产业链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广东大量的鞋帽、纺织、制衣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是丧失比较优势,或是虽有比较优势但产能富余。企业积极对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效率寻求型直接投资,适度转移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及富余产能到工资水平较低、与国内产能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坚实的沿线经济体,这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较廉价的生产要素,重新获得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生产利润也可以反馈支持广东本土生产环节向品牌管理、研发、市场渠道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线”两端延升,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产能转移释放出的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为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价值链地位。

  再次,“走出去”获取先进技术。从总体来看,广东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附加值要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尤为突出。广东产业结构中轻工业特征明显,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加工企业占了较大比重。企业“走出去”跨国并购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企业,或与发达国家企业组建战略联盟,以较低成本与东道国企业进行技术联合开发,可以打破技术壁垒,通过技术溢出和转移,提高广东企业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广东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最后,“走出去”稳定资源供给。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个别资源短缺问题越发明显,广东企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格约束。这就迫使企业改变资源供给路径,“走出去”寻求海外资源供给。现阶段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广东制造业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资源稳定供给对广东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企业“走出去”通过绿地投资或兼并收购方式获得海外资源所有权,增加广东资源的供给规模,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资源短缺瓶颈。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关联效应等渠道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在价值链的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开展生产。

  作者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