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女性的身份定位可以变一变

2017年05月12日 07:34   来源:长江日报   然玉

  近日,有机构对职场妈妈话题,进行了主题为“职场妈妈压力较大的原因”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不够,责任感缺失”一项得票占比最多,超调查总数的23%。“社会传统意识对女性束缚太紧,要求太多”获得18%的投票,排在第二位。(5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职场妈妈压力大,早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将这一状况归因于“男性家庭责任缺失”,无疑还是颇为新鲜的提法。当然了,考量到此番网络问卷主要以“女性”为调查对象,其所得出的结论客观性到底如何,着实要打个问号才是……在现代社会,“女人埋怨男人”,可谓是由来已久的文化了。而这种单方面的、主观化的惯性表达,很多时候不可避免会存在“失真”的风险。

  女性总是抱怨自己承担了过多的“家庭事务”,而男性则总是感慨自己肩负了过重的“养家责任”,这些可说是典型中国家庭里的典型“情绪”了。真实的情况是,现代女性一方面被时代推动着成为“职场一员”,另一方面却继续被期待着当好“传统女性”。职场妈妈的怨念,大多来源于此。家庭关系中,那套旧有的分工秩序已经不再适用,而全新的分工秩序却迟迟无法确立。当全社会尚未基于新情况形成新的家庭分工惯例,那么无所适从的个体家庭难免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摩擦、博弈,直至在家庭内部达成具体而微妙的“平衡”与“妥协”。这整个过程中的纠结,可想而知。

  有研究显示,“男性缺位是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于此,更准确的说法或许应该是,男性对于做饭、打扫、教育子女等等家庭内部日常事务参与度不高。按理说,这一格局在未来很大可能会“被动优化”。这是因为,家庭经济来源的变化,势必会转化为内部话语权的变化。当新的社会范例取代了旧有的社会传统,职场妈妈的境况自然会获得改善。

  谁来兼顾职场妈妈?或曰谁来分摊职场妈妈的重压?可以想见的路径无非有三:或者花钱到市场购买服务;或者“甩锅”上一代人;再或者,则只有指望男性成员在家庭内部担起更多责任……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家庭之间的差异愈发扩大。这意味着,今后将永远不会存在诸如过去那般“男主外女主内”的普遍适用的安排方案,而只能诉诸个体家庭基于自身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理性决策。就此而言,职场妈妈虽然有着共同的烦恼,可是她们的应对策略,必然是各不相同的。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社会要充当生育女性的安全阀    2017年01月17日
  • ·女子中学不应止于“因性施教”    2016年10月17日
  • ·做实“三圈”消除女性成长障碍    2016年09月21日
  • ·女性停车位体贴还是纵容    2016年05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