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期待“一带一路”论坛绽放北京

2017年04月20日 10:35   来源:人民日报   ■ 王 文

  4月18日,外交部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除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外,共有来自110个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家、金融机构、媒体等各界人士,来自61个国际组织的89名负责人和代表确认出席论坛。高峰论坛与会代表总人数将达1200多人。本次论坛不仅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也将开创聚焦务实合作的国际峰会新范式、开辟国际合作新局面。

  自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峰会筹备一直处在“一票难求”状态。近几个月来,笔者接连到欧洲、非洲和美洲数国参加多轮高级别研讨会,经常遇到对方问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名参会细节。

  就规模而言,本次高峰论坛的规模,在国际会议史上也是罕见的。更重要的是,高峰论坛不是务虚会,不是空谈馆,而是旨在打造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希望在战略对接、互联互通、经贸、投融资、民心和智库等方面,扎实探讨合作方向,寻求落实的可行路径。

  对世界发展而言,高峰论坛将确立一种新型的全球治理方案探讨模式。峰会参会代表遍及全球各大洲,参会领导人以欧亚大陆为主,涵盖世界各个区域的重要国家,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使得峰会更聚焦在新兴经济体、后发国家真正关切的议题上,针对困扰发展中国家的真正痛点。“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合作共识、经验总结,将使“富国仍是富国,穷国仍是穷国”的国际发展消极状态,找到得以扭转的契机。

  对跨国关系而言,高峰论坛将创造一种新型的国家互动共赢合作模式。建立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之上的跨国关系,往往呈现零和博弈,或者大国霸权主导的规律。而高峰论坛则倡导共建、共商、共享的合作模式:不追求独赢,而讲求多赢;不推行一强独霸主导,而是友好多边协商;不好高骛远,设立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脚踏实地将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行动力。

  对大国贡献而言,高峰论坛将开辟一种新型的大国崛起责任模式。高峰论坛有别于中国曾主办过的G20、APEC等国际轮值峰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自主召集、自设议题、在国内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它代表着一个崛起大国向世界做贡献的心愿。中国将通过办一场真正有意义的全球论坛,分享发展经验,将相对充裕的本国资金、产能、基建与他国需求对接,通过协商互助,凝聚合作共识。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善意、真诚与奉献,将使西方教科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大国兴衰”相关章节的逻辑重写。

  北京的5月中旬,是最迷人的季节,弥漫着初夏微风与鲜花的清香。相信来自全球的精英代表,会在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找到自己期待的答案,书写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6.5%:经济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2017年03月06日
  • ·中美关系走向渐趋明朗    2017年03月02日
  • ·中共走出成功治党新路    2016年10月31日
  • ·中菲关系重新起航    2016年10月19日
  • ·新版人权行动计划有六大亮点    2016年09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